肇庆七星岩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2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国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2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国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
七星岩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又称禾婆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星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李邕、李绅、包拯、周敦颐、俞大猷、陈恭尹、朱德、叶剑英等500余壁唐、宋、元、明、清及当代的名人诗题为七星岩增辉添色。
七星岩摩崖石刻
位于景区中心,共有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是广东省保存最多、最集中七星岩外拍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石刻以唐为贵,七星岩就有唐刻4题。石刻以汉字为主,还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汉字各种书体俱全,以楷书为最,行书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石刻群文体有诗、词、歌、赋、对联、题记,其中诗有252首,陈毅元帅撰诗称之为“千年诗廊”。
石室洞
由龙岩洞、碧霞洞和莲花洞组成,龙岩洞以小艇导游,后两洞可步行参观。龙岩洞是七星岩开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穹隆高大,千姿百态,如梦如幻的景观,令历代文人骚客陶醉,并留下赞美的诗篇。石室洞中存各种文体石刻333题,可见石室洞在七星岩风景区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庙
位于七星岩东北部,仙女湖游览区内。始建于唐初,明万历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庆三年
(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庙置于岩洞中而得名。庙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称周氏神。因传说庙中石钟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称“出米洞”
莲湖泛舟
最佳观赏点在红莲桥南风情码头处。此处设有竹排、摇橹木船、电瓶船等,船在水中行,景色两岸走,如在画中游,休闲舒适、快意悠悠。自古有云:“不乘舟游湖,不知湖光之胜,枉来星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