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鼎湖山

家乡区县: 肇庆市鼎湖区

  鼎湖山

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境东北部,距肇庆市区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与丹霞山、罗浮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省四大名

位于肇庆市城区东北18公里。它由10多座山组成,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米。鼎湖山得名有二说:一是因山顶有湖,湖水清澈,四时不竭而称顶湖山;二是山的中峰园秀,两峰分立左右,山麓诸峰三歧,远望如三足鼎峙,加上山顶有湖,宛若古鼎,而称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鼎湖山唐代已是岭南佛教圣地。溶自然和人文于一体,分天溪、云溪和天湖三大景区。众多文物古迹分布在天溪、云溪,天湖为新辟自然景区。天溪景区有:明代建筑庆云寺,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该寺有“镇山三宝”舍利子、白茶花树、《龙藏经》(“文化大革命”时期散没);还有大铜钟、平南王王座、千人锅、咏梅百首诗碑和清慈禧太后敕赐“万寿庆云寺”竖匾;飞水潭瀑花飞溅,潭水清澈,亦是天然游泳场所。1923年(民国12年),孙中山先生曾在飞水潭游泳。1980年原国家副主席、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女士有手书碑刻“孙中山游泳处”于崖壁上;“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大师”碑亭,为1963年10月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纪念委员会所立。云溪景区有:唐代智常禅师创建的白云寺和跃龙庵;老龙潭、涅槃台、白鹅潭、浴佛池、水帘洞天等。天湖景区是利用原始林群落中的山溪幽谷,让游人沿溪而上,涉水、攀崖、穿丛林,到山顶的天湖,寻幽探险。
鼎湖山由几列同向(北东东—南西西)的山脉组成,山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级,第一级高程在800米以上,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它的左右诸峰均是800米以上的高峰。第二级高程为500~800米,这级高峰以石仔岭为东南界,在石仔岭的西北或其左右诸峰,高均在500米以上,石仔岭海拔598米。第三级高程为250~500米,在石仔岭东南诸峰,高程均不超过500米,主峰三宝峰海拔491.3米,其他峰高多在300~400米之间,第四级高程在250米以下,属山前的丘陵密集地带,它在树木园、地质疗养院、米塔岭一线的东南,包括塘娥岭、后龙山、米塔岭诸山

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公元676年,惠能高僧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老鼎建白云寺,此后,高僧云集这里,环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和尚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刹之首。鼎湖山因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而蕴藏着丰富的泉水,从而造就了千姿百的流泉飞瀑。幽深的自然景观,东西两溪流形成两大景区:天溪景区、老鼎景区。九十年代新开发的鼎湖山新景区叫“新鼎景区”。
鼎湖山与七星岩一起于1982年组成星湖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8年七月又评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示范点。
鼎湖山分天溪、云溪、天湖三个风景区。天溪风景区是主要旅游区,有庆云寺、荣睿碑亭、飞水潭、双虹飞堑等胜景。庆云寺建于明代,是华南最大的寺院之一,依山势多层构筑,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光绪年间寺僧多达800余人。寺内现存的千人镬、大铜钟以及有300年历史的白茶花树,被称为“镇山三宝”。去庆云寺有公路可达,亦可沿“曲径云封”登637级石阶步行,沿路可观赏寒翠桥、半山亭、荣睿碑亭、补山亭等。荣睿是日本高僧,于唐天宝年间病逝于鼎湖山,荣睿碑亭就是为纪念这位中日友好使者而建。飞水潭又叫龙潭飞瀑,这里三面悬崖绝壁,一股急流从十几米高处飞奔而下,蔚为壮观。20年代孙中山和宋庆龄曾在飞水潭游泳,宋庆龄后来题词“孙中山先生游泳处”。

   鼎湖山,值得一游!

萨斯斯(2014-10-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