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肇庆,不得不提" />
肇庆裹蒸粽
提起肇庆,不得不提肇庆有名的特产——裹蒸粽,肇庆人一般简称裹蒸。它传统的包裹方式以及独特的香味,使其闻名粤港澳。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你可知肇庆民间流行一说法:不吃裹蒸等于没来肇庆。每逢春节前,端州家家户户包裹蒸、煮裹蒸,一家大小全出动,这种情景依然让不少老肇庆们记忆犹新,春节包裹蒸更是肇庆独有的风俗文化。
据说肇庆人制裹蒸始于秦代,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粽了。听老一辈的长者说,肇庆裹蒸粽里也蕴涵着一则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端州有一对青年男女,女的叫阿青,男的叫阿果,情深意笃。但阿青父母认为阿果只是一个贫穷书生,不允许女儿嫁给他。为此,阿果决定考取功名。离别在即,阿青送上连夜用冬叶包裹的糯米绿豆饭团,叮嘱他一路珍重,勿忘双方情意。阿果高中状元,皇帝欲招为驸马,阿果不从。皇帝遂将阿果监禁。阿果每日抚饭团而泣,公主觉得很奇怪。阿果曰:“糟糠尚不弃何况饭团乎?”公主大受感动,遂放阿果归乡。阿果和阿青终成仙眷。后人发现用冬叶包着糯米、绿豆、猪肉等材料做成的饭团味道甘香可口,遂纷纷仿效,及至后来,更成了端州年关时家家必备之物。裹蒸者,“果青”也。
肇庆人制裹蒸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的绿豆;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
叶: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包裹,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金字塔形。冬叶不仅清香,还能保鲜,有清热解毒、降火的作用。
馅料:裹蒸主要以糯米、去壳绿豆、猪肉为原料。或配以咸蛋黄、冬菇、鸡鸭肉再加入适量的五香粉等配料制作而成。
制作:采用纯手工制作,制作器皿多为漏斗形竹木器具,传统则用顶大竹帽。将几张冬叶依次铺放在帽的中间,以10:6:4的比例先后放上糯米,绿豆和肥猪肉,依照冬叶包糯米,糯米包绿豆,绿豆包肥猪肉的顺序包裹,然后在顶端覆上一到两张冬叶,接着用水草或者席草捆扎。放在大锅中用柴火猛火熬煮,边蒸煮边加入清水,直至糯米、绿豆、猪肉融化混为一体。一般要煮8至10个小时。
裹蒸的制作工艺一直在坊间流传,随着市场的扩大,不少企业看到其中的商机,开始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市面上较知名的肇庆裹蒸粽品牌有皇中皇、裹香皇、肥仔伟等等。传统的裹蒸馅料是猪肉和绿豆,现在已经多样化发展,有板栗鲜肉粽、瑶柱鲍鱼粽、蛋黄鲜肉粽等多种馅料的裹蒸,满足不同的口味需求。
肇庆裹蒸粽香糯醇厚,是热情的肇庆人待客必备的佳肴,也是外来游客必购的土特产,不少中外游客都闻名而来,不仅购买裹蒸粽作为旅游的礼物,还有意了解裹蒸粽的制作过程及历史。裹蒸粽作为肇庆的一张名片,名不虚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