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位于陕西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横贯其中,是有“东方宝石”美誉的朱鹮的栖息地。朱鹮属濒于绝种的珍贵涉禽,过去在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地曾广泛分布,但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数量急剧下降,上世纪七十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成为世界最濒危鸟类之一。一九八一年在该县首次发现后,立即引起世界动物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中国朱鹮种群已从发现时的七只发展到八百多只,濒危状况日趋缓解。
朱鹮选择了洋县,是因为洋县给朱鹮留下了一块唯一可供其生存的天然乐园。洋县地处暖温带到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气候条件:北有秦岭屏障,寒潮不易侵入,故冬无严寒;南有巴山阻隔,夏季暴雨相对不多,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7月最热平均气温25.9℃,1月最冷平均气温2.2℃;年均降水量839.7mm,平均无霜期239天;年平均降雪8天,最多19天,最大积雪深度10cm。全年多为东风,受地形影响顺河风特别明显,年平均风速1.2m/s,偶有大风天气出现在夏季,最大风速达18m/s。主要灾害气候有洪涝、低温、干旱、风、雹、霜等,这些自然界中的恶劣气候对朱鹮的年周活动会造成一定影响。保护区内河流众多,水库池塘星罗棋布,水系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是过境的最大河流。大量的河流、水库及水塘给朱鹮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朱鹮栖息地的土壤大体分为水稻土、黄棕壤、棕壤、淤土、潮土等五类,其中水稻土占栖息地总面积的7.8%,是农耕地的主要土壤之一,也是朱鹮的重要觅食地。
在当地老百姓中,朱鹮被称为“红鹤”,是一种非常吉祥的鸟儿。朱鹮要是在谁家房前屋后的树上筑巢垒窝,就被认为是这里的风水好,主人的人品高,所以村民都积极加入到保护朱鹮的行列中。而蔡河村附近的湖泊湿地众多,冬季食物充足,很适合朱鹮在这里栖息,这也是野生朱鹮选择这片松林过冬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朱鹮种群数量突破了八百只,其中野外生活的种群数量为四百多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