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概况:
平鲁区地处晋西北内外长城之间,素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险"之称。全区国土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5.5万,辖2镇11乡、286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
平鲁区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境西南端,雁门关外。西北沿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南与本省忻州地区毗邻,北接朔州市右玉县,南连朔城区。
行政区划:
平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战国时,赵惠文王置武州,汉置中陵县,明谓平虏卫,清雍正改为平鲁县,属朔平府辖。民国期间,日本入侵大部分城镇沦陷,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了平鲁县制,1952年归雁北区辖,1958年平朔两县合并称朔县,1961年平朔分治,恢复平鲁县。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归朔州市管辖。
地理气候:
平鲁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400米,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四季分明.
名优特产:
平鲁气候凉爽,雨量适中,多种植马铃薯、莜麦、荞麦、蚕豆、葫麻等小杂粮和养殖牛、羊,是全国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区(县)。 蜚声国内外的“红山”荞麦,多次入选国宴,出口日本、韩国、朝鲜等10多个国家。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问我国时,曾点名品尝平鲁的“红山”荞麦。莜麦作为畅销国际市场“燕麦片”的主要原料,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是公认的二十一世纪健康、保健食品。
风景名胜:
平鲁区积极推进大文化、大旅游、大品牌发展战略,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和中国门神文化研究基地成功申报,首届中国门神文化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和第二届门神文化节均取得圆满成功,拍摄完成了数字胶片电影《尉迟恭》,进一步扩大了门神故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乌龙洞、北固山、明海湖等一批旅游景区初具规模,城墙景观带、门神文化园正在形成框架。自然资源:
平鲁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煤、高岭土、石墨、石灰石、云母、石英石、铁、白云岩等40余种,其中煤、高岭土、石灰石等蕴藏量大,开采价值高。特别是煤炭储量达137亿吨,储煤面积336平方公里,地质构造简单,贮藏浅,易开采,煤质优良,是优质的动力用煤,每年输出的优质动力煤近一亿吨,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北方新型能源工业基地,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区之一。
历史名人: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唐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李林:抗日女英雄,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县人。幼年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回国,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区为纪念李林烈士,成立“李林中学”,并设有李林烈士陵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