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秀友,我为家乡代言(四)

家乡区县: 全州县

科技

民国以前,全州县生产均为手工操作。民国后期,县政府设有农业技术推广所和3名技术员。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科技队伍迅速壮大,并建立农机、农业、林业3个科学研究所和15个学会。县、乡、村、组成立广泛的联系网络和相应的科学技术管理机构,设置专职农科员,或兼职农民技术员,在各个领域内开展了各项专业科研活动。

2005年到2010年,全州县被列入“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

2012年,全州县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被确认为全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

教育

全州县在历史上深受楚文化影响,教育发展较早,宋代已立州学。此后陆续建立清湘书院等10所书院。私塾也较普遍。科举考试中登科人数之多,名次之高,仅次于临桂,居广西第二。

1990年,全州县有幼儿园437所,入园幼儿15470人,比解放前的1948年增长300多倍;初中62所,在校生26710人,与解放前的1949年相比较,增长98倍;高中、完中(以下简称“高完中”)7所,在校生4731人。当年高考,参加考试的2012(含历届毕业生)人,考取大学及中专者共达537人。

2005年到2010年,全州县累计投入10.55亿元,实施中小学基础设施、职业教育攻坚、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等教育项目建设,“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高考上线绝对人数连续五年居全区之首。

2012年,全州县高考本、专科上线率达90%。投入4428万元新建、加固校舍2.88万平方米,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文化

中心广场

全州县位于中原通岭南要道,系越头楚尾之地,得楚、中原文化之先。自秦代建置零陵县以后,文化日臻发达,两宋至于民国,县内文人辈出:宋学士陶崇、明代理首揆蒋冕、清诗家谢良琦及史学家蒋良骐等,其诗文史论,或著名于当时,或影响于后世。至于民间文化,桂剧第一个科班(秀字科班)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首建于当时州属西延分州,嗣后代有名角。渔鼓道情、舞龙舞狮,均具地方特色。

2005年到2010年,全州县6个村级服务中心、197家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三级网络建成投入使用,首届湘山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全州县高度重视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被认定为“广西革命老区县”和“全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十二五”建设任务提前完成,数字电视高清整体转换工程试点顺利启动。

卫生

民国29年(1940)全州县始建县卫生院。解放后,全州县的医疗卫生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在医疗机构方面,1950年建立全州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后改为县人民医院),1951年始建区卫生所,1955年组织联合诊所,同年又建立防疫站,1957年建立妇幼保健站,1966年建立机关、学校厂矿卫生室,1969年生产大队建立合作医疗站,1981年改为村级医疗点。1990年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627个,其中县级医院2所,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院各1所,乡镇卫生院17所,中心医院3所,联合诊所24所,村级医疗点522个,厂矿企业卫生室22个,机关学校卫生室12个,其他事业卫生室3个,乡镇级防保所20个。共有病床879张,卫生技术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0.22万人,其中中医203人,西医840人。

2005年到2010年,全州县推进和完善5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4.4万人。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3%,城镇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2%。

2012年,全州县中医药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87924349.html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asami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u/3542835330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542835330

阿萨米奶茶(2014-10-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