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
B 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
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2002年5月24日),男,陕西富平人,习近平主席父亲。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78年到1980年,曾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是最早向中央提出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设想的领导人之一。2013年是习仲勋诞辰100周年。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姓名:习仲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出生日期:1913.10.15逝世日期:2002.5.24
个人背景
革命家、政治家
其他信息
信仰:共产主义其他成就: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 指导了建国初期的文教工作, 率先提出在广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宗教事业
1 人物简介
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2002年5月24日),男,陕西富平人,习近平主席父亲。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78年到1980年,曾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是最早向中央提出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设想的领导人之一。
3 人物经历
3.1 1913年
1913年10月15日生于陕西富平县淡村镇中合村。
3.2 1926年
1926年5月在县立诚中学高小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3.3 1928年
1928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从事农民运动。
3.4 1930年
1930年1月被派往杨虎城部警备骑兵第三旅开展兵运工作。
3.5 1932年
1932年习仲勋发动兵变1932年3月在甘肃两当发动兵变,失败后曾转赴渭北、三原开展革命工作。
3.6 1933年
1933年3月起任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中共陕甘边特委军委书记、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参与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当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后叛变)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提出放弃照金根据地并南下渭(南)华(阴)失败后,参与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3.7 1934年
1934年2月起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陕甘边特委代理书记、军委书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参与领导军队反击国民党军“围剿”。
3.8 1935年
1935年9月在错误的肃反中被关押,中共中央领导人长征到达陕北后获释。
3.9 1936年
1936年1月任中共关中特委常委、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同年6月参加西征,曾任中共环县县委书记。9月调回关中任中共特委书记、游击队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关中地委书记、专员公署专员、军分区和关中警备区第一旅政委。
3.10 1942年
1942年7月调任中共西北中央局党校校长。
3.11 1943年
1943年2月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米(脂)警备区和独立第一旅政委。
3.12 1945年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同年7月任陕甘宁边区集团军政委,与司令员王世泰率部在淳化爷台山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犯。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45年10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
3.13 1947年
1947年起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委,西北野战兵团副政委、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副政委。协助彭德怀指挥习仲勋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三战三捷。继又参与指挥陇东和三边战役。同年7月再次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与司令员贺龙统一领导西北地方武装和后方工作。1949年2月起任西北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
3.14 1952年
1952年9月,习仲勋同志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他主持制定“整顿提高、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16字方针,指导了建国初期的文教工作。
3.15 1953年
1953年9月任政务院(后为国务院)秘书长。
3.16 1956年
1956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3.17 1959年
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以及重要的国务活动和外交活动。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为规范国家机关活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他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树立了为人民当家理财的优良作风。他在国务院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长达10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称赞。
3.18 1962年
196
习仲勋
2年8月,康生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借小说《刘志丹》之事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习仲勋反党集团”,要把习仲勋置于死地。关键时刻,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习仲勋。周恩来在中央会议上提出,不能把习仲勋定为“敌我矛盾”,他还是我们的同志。 周恩来提出,可以把习仲勋安排到中央党校附近,找个安静的房子, 让他住在那里学习。 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
3.19 1978年
1978年3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后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广州军区第二政委。同年12月被增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1978年4月后,习仲勋同志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广东省省长,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他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拥护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全力平反冤假错案,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各项政策,增强了团结,稳定了局势。他团结省委“一班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率先向党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形势,发挥广东的特点和人文地缘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赞同。
3.20 1979年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创办经济特区,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习仲勋同志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革命胆略,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3.21 1980年
1980年习仲勋和叶剑英、许世友、杨尚昆1979年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1980年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同年9月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3.22 1981年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3.23 1982年
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负责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
3.24 1988年
1988年4月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任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
3.25 1993年
1993年后,不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
3.26 2002年
2002年5月24日在北京病逝。
4 主要著作
4.1 题词
习仲勋于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在韶山滴水洞景区的石刻区为韶山题词:
毛泽东思想是亿万人民革命意愿和实践的结晶,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习老题词《徐海东文集》习仲勋为徐海东题的“一身正气”四字。
一九九零年三月二十五日习仲勋为红旗渠通水二十五周年题词:发扬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山区。
4.2 书籍
《
习仲勋革命生涯
习仲勋革命生涯》
《在陶铸同志悼念仪式上习仲勋同志的讲话》
5 重要发言
“深圳是小平同志种一块试验田,现在长的苗又壮又肥,这条路是对的,一定要走下去。”
“现在我退居二线了,就要在深圳住下去,在深圳恢复我的健康。深圳是我的家,我要看着深圳发展。”
1952年7月,习仲勋受毛泽东之命,亲赴新疆,妥善地解决了发生在那里的一场民族纠纷事件,稳定了新疆政治形势,使各民族重归于好,和睦如初。
前些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李瑞环曾向一位同志讲:“李维汉和习仲勋同志关于民族统战工作方面的讲话和著作,是我们当今民族统战工作的法宝。”
此语并非过实。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339万平方公里;民族众多:汉、回、藏、维、蒙等十多个兄弟民族,共2350万之众。同时,政治复杂,经济落后。习仲勋提出:一切工作都要在民族团结基础上采取“稳进慎重’方针进行。
“争取各民族上层人士,争取宗教方面人士,然后去发动,不可颠倒过来。”这是习仲勋当时解决民族矛盾的方程式。
争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十二代千户项谦归顺,是习仲勋在西北地区解决众多民族问题中一个代表。
事后,毛泽东见到习仲勋时,说:“仲勋,你真厉害,诸葛亮七擒孟获,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