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冠县的旅游景点
冠县位于大陆鲁西北,山东省与河北省交界处。它拥有许多景点,如:冠州梨园、武训祠、鲁西北地委旧址等。
冠州梨园是国家AA级景区。位于兰沃乡韩路村。是展示梨文化的自然风景区。这里东汉时期就开始种梨,明清时期所产之梨曾为皇宫贡品,总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于1990年对外开放。
梨园旅游区有树龄100年以上的老梨树1503棵,其中200年以上的330棵,300年以上的108棵,树体多姿、长势茂盛,有嫁接管理方法不同,长势奇特的梨树56株。春季梨花锦簇,如一片银海,蜂飞蝶舞、美轮美奂,盛夏枝青叶绿、树冠相连,垂枝轧地,恰似碧水;金秋硕果累累,五颜六色,馨香浓郁,让人垂涟欲滴;冬天,雾绕枝头,轧枝百态,别具一格,令人陶醉。
主要景观有梨王廷、梨王后宫、寒露寺、群梨荟萃、结义园、百草园、连观园、观雪园、老龙池、林间道、御梨园、贡梨园、养生园、吉祥园、百梨食坊等16处。每年四月五日至十五日的梨花节和夏末时期的丰收节,来梨园观光旅游的各地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武训祠位于冠县柳林镇。武训(公元1838-1896年),冠县柳林镇武庄贫苦农民,自幼贫寒,因不识字受尽欺凌,遂立志不娶妻,不生子,不置家,“修个义学为贫寒”。自20岁起,他打短工,拾破烂,沿街乞讨,且走且歌。经过30年艰苦绝伦的努力,终于买地200余亩,积钱2000余吊,在柳林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这一绝世奇行轰动朝野,千古奇丐武训誉满天下,受到清廷褒奖并“宣布国史馆立传”。
功成名就,但其志不改,继续行乞兴学,在有生之年又修馆陶县杨二庄、临清御史巷义学二处。武训的精神广为后人敬仰效仿。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武训祠,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
1896年12月5日武训在临清他所创办武训的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墓所在位置。墓北面为陈列室,展示了武训的生平事迹及其文物。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题写。
鲁西北地委旧址(0冠县党史陈列馆,查看组图)位于冠县城镇红旗南路X号。共分3个展区10个展厅。第一展区,主要展示冠县早期党的活动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第二展区,主要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第三展区,展示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创新、发展的革命历史。通过这个展览馆,我们可以回眸党的组织在冠县产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重温这部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革命史诗,感受当年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场景,摄取那激昂向上、催人奋进的感召力量。
革命战争年代,冠县党史陈列馆曾是鲁西特委、鲁西北地委、冀鲁豫七地委、冀南一地委所在地。在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中,它像鲁西北的一座灯塔,指引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几届党的地区委员会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冠县虽小但它五脏俱全,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滋养这份土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