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 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登进士第。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初,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后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后来论者便以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代表作《游子吟》。
盖忠:盖忠,北宋雕塑家。1066年(英宗治平三年),曾在长清灵岩寺修建工程中,塑造罗汉像。灵岩寺内40尊彩色泥塑罗汉,均为此期作品。其塑罗汉个个形象如生,神态动人,气质传神。梁启超先生誉其为“海内第一名塑”,刘海粟大师赞其为“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盖忠所塑罗汉像,不愧为我国雕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郭谌:郭谌(1488—1578) 字信夫,号磐浒居士,明代书法家。临邑县德平镇郭家村人。少有大志,读书若渴,博研六经;善书、能诗、好绘画,而尤以书法最为出名。1508年(明正德三年)朝廷选试书法,全国数百人应考,选中8人,谌列第一。封武英殿中书事,自此名声远扬。其真、草、隶、篆、行,诸体都精,篆有古法,隶堪传世、真得欧体切要,尤善行草。虚山席评 其草书:“郭谌氏,以书法名。近草一帙,好事者买燕石刻之,争相摹拓,间无虚日。则斯刻也,其诗与《永帖》(隋智永草书千文)同传矣”。其著作,有《草韵辨体》,神宗亲为作序,说:“先朝中书官郭谌,所辑《草韵辨体》,自汉迄元,诸体略备……霞舒云卷,碧合珠联”。其《八分》、《集二王》、《叙古千文》今皆失传,仅存《四体千文》、《同声歌》等四种,历来评价很高。其诗画,有《西山漫兴卷轴》,上有七体提诗,其精华集于一幅。1578年(万历六年)春,奉命去山东,至兖州病,五月,卒于家中。
葛守礼:葛守礼(1052—1578) 字舆立,一字舆用,临邑县德平镇葛老庄人。自幼贫而好学,1528年(嘉靖七年),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授彰德推官。久积未决之冤狱,礼开审即破。世宗爱其才,授职镇守山海关。明朝官受贿居多,独礼不染。后累官三部尚书,因正色独立,力驳严嵩,起落有三。在官事三帝,历十九任,凡四十七年。1578年卒,赠太子少保,谥端肃,治以国葬,敕建葛公祠、墓。帝亲书以“柱国名臣”四字相赐。其著作有《端肃公全集》、《端肃公奏章》。
邢侗:邢侗(1551—1612) 字子愿,号知吾,别号来禽源山主,人尊称来禽夫子,明末著名书法家。临邑县临邑镇邢柳行村人。1574年(万历二年),进士登第。历任南宫知县、御史台、湖广参议、陕西行省太仆寺少卿。后辞官归田,筑来禽等二十六景,取名“园”。邢侗善书、诗、画,而以书法最为世重,为明末四大书法家(邢、张、米、董)之首,又与董其昌称“北邢南董”。他手摩和主刻的《来禽馆帖》为古代著名丛帖之一,其中,尤以王羲之《十七帖》和《澄清堂帖》声价最重。其墨迹为故宫博物馆、台湾故宫及上海、苏州、西安、成都、沈阳、承德、济南等地收藏。著作有《来禽馆集》29卷、《南宫县志》、《武定州志》15卷、《临邑县志》16卷。
邢慈静:女,临邑(今山东临邑)人。侗妹,贵州左布政马拯妻。书法宗李、街,而颇类其兄。善竹石及白描大士,宗管道升。有发绣大士极精。于色丝之外,另辟蹊径,见者诧为针神。工诗,著非非草。《明史·董其昌传、武定州志、无声诗史、图绘宝鉴续纂、珊瑚网、池北偶谈、列朝诗集小传、竹林丛抄》
明代末年,中国书法史上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才女,她诗书画俱称绝品,被誉为是继卫夫人、管夫人之后的又一书画名媛。她就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邢侗的八妹邢慈静夫人。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网络营销能力秀王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