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根亲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移民文化”,被誉为中国移民史上的“活化石”。固始自古就是江淮地区的膏腴之地,鱼米之乡,生产条件优势,加之,固始特殊的地理和交通区位(三省交界处,即安徽、山东、湖北),历史上成为中原地区向东南沿海数次大规模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上自秦汉,下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徙民南方不计其次。其间有四次较大 规模的“移民潮”影响至为深远。
千百年来,这些入闽先人的后裔逐渐播迁至粤、台、港、澳及海内外各地。他们不仅承传了传统固始人民的拼搏奋斗精神,也把“固始”这个祖根地的符号刻在了庙堂上,记入家谱中,溶入血脉里。根据1953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表明,规模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均记载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历史与考古专家、姓氏文化研究者从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语言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证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豫、闽、台一千多年前是一家,其地缘、血缘、史缘、文缘不可分割”,“台湾同胞的祖根300年前在福建,1000多年前在河南,在光州固始”。固始成为名符其实的“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形成了独特的根亲文化现象。
为了更好地继承发扬固始根亲文化节的精神,了解根亲文化节举办的背景及现实意义,本次调研以固始县根亲文化节的发起背景、活动开展以及后续影响展开调查,希望能在这次的活动中增强自己对于会展专业的认识及归属感,更加深刻的了解会展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以及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或大或小的影响。
这次的根亲文化节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展开的。游览固始标志性根亲文化建筑、海峡及部分展览(两岸根亲书画艺术活动暨李乾山个人书法展、固始根亲博物馆、华阳湖、西九华山)、品尝固始传统风味小吃(固始鹅块、固始腊味等)、观看晚会及表演(“开漳圣王回老家”系列活动、根之情文艺晚会、百姓同乐烟火表演)。
活动现场参观
由于这次活动比较长,我就以个人视角,由我所参加的活动及展览逐个进行介绍。
活动开始的第一天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固始县为此次活动新建的“根亲文化”标志性建筑物---大石门,这个石门颇具汉唐风格,仿佛就是在提醒着人们,固始县的深厚文化底蕴及其背后悠久的历史渊源。
固始根亲博物馆
固始县寻根博物馆设计为花园式的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共四层,一、二层为固定展厅,三层为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办公用房等,四层为中型会议报告厅。一、二层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将集中展示固始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精品,其中包括与姓氏、根文化有关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俗文物,这些都是固始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姓氏根源的见证;开辟功绩厅,展示固始籍华人华侨的奋斗史、成功史和著名历史人物的功绩;寻根厅、展示姓氏谱牒和书画,为寻根者提供文化交流,展现固始的辉煌与自豪。
固始根亲博物馆也是这次为了迎合固始县根亲文化节的需要,专门新建的,虽然仅仅是一个县级文化博物馆,但是馆藏经典作品依然令人不能小觑,名品字画,精美雕塑,出土古文物以及固始县整体鸟瞰模型,无处不透露着现代大省的风度,经过馆中讲解人员的详细介绍得知这个博物馆是由世界黄氏宗亲会捐资建成,里面的部分藏品是由闽台两地的同胞捐赠而来,一路观赏下来,虽然自己身为一名固始人但也不禁为固始的雄厚历史所折服!
两岸根亲书画艺术活动暨李乾山个人书法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100多幅作品,展厅是主要有三部分铺开一部分内地作品展,一部份台湾名家作品展,另一部分是李乾山个人书法展,展览台大致都是一字形排列,高度1.5米左右,正好方便参观人员观看,四周墙壁上也挂满了书法作品及部分绘画作品。根植传统,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意趣丰盈。
这次书法展吸引了很多的人来参展,其中不乏一些县级政府官员,虽然个人对于书法绘画没有什么鉴赏能力,但是从当时参加展览的人口中听到的大多是赞赏之意,台湾的作品传统凝练,古风醇正;福建的作品古拙率意,气韵高古;中原固始由于受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碑帖并重,跌宕多姿,其中,李乾山老先生的50多幅书法作品,既有其俊显青年风骨特质的楷书处女作,更有古稀或耄耋之年恢弘磅礴的书法长卷。此次联展充分展示了两岸三地书画艺术同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涵养,同根同脉的文化精髓,为第三届根亲文化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西九华山
西九华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浑厚的文化传统底蕴的寺庙文化被这次文化节作为一个颇具特色的风景线。西九华的特色在于其盛产的信阳毛尖以及坐落于山顶的妙高禅寺,信阳毛尖以其茶香浓郁而得名,妙高禅寺依山而建坐落于山的阳面,气势恢宏,更因其600多层台阶而被大多数游客所神往。
此次的西九华之行与以往不同,以前都是带着游玩的心情来观赏风景,而这次我更多地把注意力关注在了根亲文化在风景区的体现之中,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经过导游的介绍得知西九华的茶厂和妙高禅寺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闽台地区的商人投资建成,在禅寺的功德碑上毅然刻着捐赠人的姓名,九华山风景固然很美但它所传递的人文之美,根亲文化之意蕴更令人惊叹!
品尝固始传统风味小吃
小吃之旅是被安排在黄昏时间进行的,主要是集中于城西的小吃一条街,这条小吃街里囊括了大多数的固始传统风味小吃(考黑鱼、鹅块、传统腊味等等),这里也是县城里晚上最热闹的地方,这次又恰巧遇上根亲文化节的举办,繁荣情况更是空前,灯光配合着小吃摊门口的音响,好一片热闹的小吃之旅,纷乱中不失恬静,嘈杂中更体现淳朴民风,这种平易的气氛也更加真实的体现了小县城中人们真实的生活氛围,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工作,晚饭时间聚集一家老小,围着一个圆桌品尝原生态的家乡风味小吃,何为根亲文化,从这里也可见一斑了,我想这大概也是包含着活动策划人员想要传递给大家的思想吧!
根之情文艺晚会
终于讲到这次文化节的重头戏了,文艺晚会,这次的文艺晚会与想象的颇不相同,也让我了解到政府对固始根亲文化节这个项目下了多大的力气,雄厚的主持阵容(董卿、张泽群、小鱼儿、等),庞大的明星阵容(孙楠、毛阿敏、国家一级演员杨久红、西域男孩等等),让我好一阵兴奋。
文艺晚会是在根亲文化公园举办,舞台是简易搭建而成的,舞台两侧是传统晚会都会有的LED显示屏,台下前一段距离是招待特别嘉宾的位置,中间是固始县当地企业的工人,最后面是当地高中的学生,忽略场中的观赏人员,人群远处保安、民警、急救车等等各种应急措施都准备的很充分,舞台后方是演员的化妆棚,旁边有一条宽敞的大道是专为演员进场准备的。四周都有警务人员把守,纵观整个活动现场,各种软件硬件设施都准备得很到位,舞台装饰也十分新颖独特。节目总共持续了近3个半小时,表演结束由台上统一指挥离场,纵观始末,一片和谐,十分有秩。
固始县的根亲文化节是建立在固始本土根亲资源展开的,坚持利用海内外的根亲资源,深度挖掘有利于本土发展的要素,进一步深化固始与闽台两地的联系,同时也应该针对根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在“植入”上下功夫,让根亲文化长入经济社会,融入市民生活,化无形为有形;在“传播”上下功夫,打造好载体,继续办好和提升“根亲文化节”,不断优化各项主题活动,使之“常态化”,市场化,大众化。把根亲文化节逐渐变成固始县的一个地方节日,深入民心,才能让根亲文化及其身后背负的责任使命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