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909年9月,甘肃法政学堂成立。学堂当时主要以培养法律人才为主,以适应清末逐渐开始的法制改革。
1913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学堂改名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首任校长为蔡大愚。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31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地除广东中山大学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遂更名甘肃大学。1931年5月,更名为省立甘肃学院。1944年3月,改组为国立甘肃学院。其专业设置有法律、国文、教育等本科专业和几个专修科。
1946年3月26日,国民政府于行政院第73次会议上决议在原国立甘肃学院基础上,将国立甘肃学院、西北医学院兰州分院等院校合并成立国立兰州大学,由教育部委任辛树帜筹办,并担任校长[2] 。从中国国内外广聘贤才。同时,大量采购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大规模兴建校舍。其所募图书数量超过当时省立甘肃图书馆。国民政府及教育部的支持下,国立兰州大学很快建成一所设有文理、法学、医学、兽医四大学院(1947年10月,兽医学院独立建校,成为国立西北兽医学院;文理学院也分为文学院、理学院)的全国性综合大学。
1949年,兰州易帜。其后奉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名为兰州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俄文、英文、少数民族语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并入。被确立为首批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得到国家在人力、财力上的支持,一批留学归国的学者和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师和毕业生,陆续来到兰大,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1954年,医学系分出,成立兰州医学院。1955年,被列为高教部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原北大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奉调入主兰州大学,成为校长。
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将兰州大学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5年,南开大学核物理系、放化专业并入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兰州大学有25项成果受到表彰。
1995年11月,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中国13所最杰出的大学,兰州大学名列第六。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兰州大学。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重新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08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兰州大学有它独特的优势,要精心办好这所学校。”
2009年,兰大迎来建校100周年校庆。
文化传统
校徽
标识形状
1.由同心两个圆构成。
2.内圆中上方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图样,下方为“1909”字样[18] 。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 “兰州大学”字样。
标志释义
1.标志主体为兰州大学图书馆正面视图,恰似一个展翅欲飞的鲲鹏,寓意兰州大学面向21世纪的腾飞。
2.图书馆主体部分宽厚庄重,表示兰州大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宽厚的基础;塔楼挺拔峻峭,象征兰州大学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向上、奋进的力量;三个台阶表示兰州大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学士、硕士、博士)或高等学校的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1909”为兰州大学建校的年份。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中国的大学;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一所向国际开放的大学。[18]
建校一百周年邮票,中间嵌有兰州大学校徽
建校一百周年邮票,中间嵌有兰州大学校徽
校歌
校歌确定时间:1938年(兰州大学当时为甘肃学院)
2. 校歌释义:
校歌创作于1938年,已经传唱了70多年,展现了兰大学子以天下为己任、勇担国运的英雄气魄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时值抗战初期,战火逐渐烧到中国西北边陲,军民奋起抵抗揭开兰州保卫战的第一页。兰州大学校歌通过广大师生的传唱,很快响彻西北,在阴霾的天空和血腥的环境中树起兰州大学的猎猎战旗,凝聚师生,鼓舞抗战斗志,弘扬学术传统,坚持办学不辍,为我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自强不息”的兰大精神化作了抗战时期西北青年学子的向往、追求和憧憬,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兰大学子心中最温馨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语言。
校训: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
兰州大学校训昭示了学校与时代同发展,与民族共命运,所走过的一百年风雨。一代代先贤和兰大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守在祖国的西部,走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兰州大学特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而校训则是这种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指引莘莘学子要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光大兰州大学精神,自强自立,顽强拼搏,敢为人先。
学科排名
兰州大学多年连续入选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前30强与世界大学500强,其中化学、数学、自然地理、草科、物理等学科更是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兰州大学在《中国大学评价》中,排位如下:
武书连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名列第27位;
2013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8位;
2011中国大学农学50强中排名第18位;2011中国大学历史学11位;
2009年中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创新环境第13位;
2011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26位;
2011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39位;
2011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中排名第25位(西部第3,西北第2);
2011中国985工程大学师生科研效率排第13位;
2010年SCI收录文章篇数和被引用率居大陆高校前15位(来源中国科技信息技术研究所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
历史文献学(敦煌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省级重点学科(27个)
区域经济学 社会学 民族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传播学
历史文献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地理学
大气科学 地质学 生物学 力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企业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质工程 环境科学 草业科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公共管理 中西医结合 药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