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面皮,是陕南南部的汉中地区著名的地方特色小吃。汉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剥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等佐料,拌均即可实用(当地多热食,称热面皮),亦可置于通风处降温后凉拌(称凉面皮)。配菜主要有豆芽、土豆丝、芹菜、菠菜等,香辣可口。不需即时食用时还可以晾干油炸后食用,还有炒、烩等吃法。
汉中面皮一般主要采用为米浆为原料,面皮柔软、劲道颜色白亮,就像上好的面条一样,故称为面皮。
汉中面皮有很多传说,但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是刘邦在汉中称王,命萧何修筑山河堰,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为大米浸泡磨成米浆,蒸成薄饼,切条凉拌而食,味道很是鲜美。一日,刘邦微服出访,进入百姓之家,好客的农民便以凉拌蒸饼丝条招待。刘邦边吃边赞,问及名称,农民说不上来,刘邦听了制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说道:“此乃蒸饼也。”后来,人们改用重叠式竹蒸笼,一次可蒸数张,而且又大又薄。切成细条,筋丝柔韧,软而不断,恰像皮条,改名面皮。小时后记得学校为培养热爱家乡,给每个人发了一本书叫《天汉热土》,里面提了汉中面皮的由来,书里当时就介绍了这个典故。以致后来又有许多传说,我还是觉得这个典故听着亲切些。
软糯香辣是汉中面皮的主要味型及口感。因为是大米制作,热食特别软糯。汉中因近四川,故辣味是主角。但是街上的面皮店都有自家辣椒的制作方法,油辣子是十分有讲究的,根据辣椒不同变化出不同的特点。汉中市十县一区面皮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做法和调料不同而追求不同的口味口感。本人觉得勉县的鸡汤面皮就是一绝,到汉中旅游的都会来品尝美味汉中小吃,当然不可错过汉中面皮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