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历史悠久的文化传说

家乡区县: 江苏省大丰市

  张士诚“英雄”文化

    

       张士诚(1321—1367),小名九四,白驹场(现大丰境内)张家墩人,有三个弟弟士义、士德、士信(小名分别叫九五、九六、九七),全家以运盐为主,时常遭遇盐霸富豪盘剥和侮辱。

      至正二十三年(1363)张士诚与元朝决裂复称吴王。1366年,朱元璋遣书招降,张士诚置之不理。其时,平江城城内粮尽,老百姓掘鼠为食,仍与张士诚共同死守。第二年六月,张士诚烧毁文书档案,打开国库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分给百姓,但终因寡不敌众,准备以死谢民,终因围困后被送往金陵而自缢身亡。

      一个从盐民到吴王的英雄——这就是大丰人张士诚!一场轰轰烈烈的盐民大起义,历时14年,虽然稍稍地拉下了帷幕,但人民不以胜败论英雄,百姓永远不会忘记他,每到农历七月三十日他的生日,苏南和家乡一带总烧“久思香”来纪念他。他已载入中国历史反压迫、反剥削、反种族歧视、勇敢善战的英雄史册。

施耐庵“水浒”文化

   

     施耐庵(1296—1370年),名彦端,又名子安,字耐庵,据《兴化县读志》载,施氏世居兴化,其祖父施元德操舟为业,漂泊至平江(苏州)时施耐庵出生在船上。他有两个弟弟,二弟彦明,三弟彦才。后来父亲把他送到与兴化相邻的海陵县白驹场(大丰)读书,一生中许多美好时光都留在了这里,大丰白驹成了他真正的故乡。

    青少年时代的施耐庵,充满欢乐与追求。19岁一举考中秀才,30岁考中举人,接着又到大都(北京)参加进士科考试,一滴墨汁滴在卷面上造成了污卷事件,情急之下将墨点改绘成昆虫,终因露出破绽而名落孙三,而后被惜才主考官刘本善推荐去山东郓城县任替补训导(执掌教育小官)之职。

   施耐庵博学多才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在这期间,他白天坐馆教书,夜间阅读写作《江湖豪客传》(《水浒传》)的脉络悄然于胸,郓城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有“梁山一百零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人名地名、风土人情,方言口语等都十分贴切。他参加了张士诚起义,对用兵打仗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使他在人物塑造上更能做到惟妙惟肖,游刃有余。他创作意识敏锐,态度严谨,据说写武松打虎时写来写去不满意,这时门前狗声大作,原来是一醉汗与狂犬相斗,只见醉汉左右腾挪,乘狂犬转身之时巨步窜上前去,按住狗头举起右拳猛击,狂犬滚了几下就不动了。他细心揣摩醉汉的心理和动作,终于把“打虎”一幕写得精彩纷呈。

范公长城文化

    

      范仲淹(989~1052年),祖籍陕西彬县人,后移民苏州,出身贫寒,上不起学,古庙读书,为了充饥,煮一盆粥,等到凝固,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他少有大志,刻苦自学,长大后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今日,范公“长城”已融入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交通枢纽——204国道苏北段,愿范公“长城”记载着人民过去的苦难,仲淹的功德,明日的辉煌。

     我为我的家乡而感到骄傲,因为大丰,我自豪!!!!!!!!!!!!!欢迎来到我的家乡参观哦!!!

   

芸熙(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