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大东台,特产(一)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东台市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大东台,它的风景很美丽,特产也是不逊色的。

     首先我来介绍下第一个特产,东台发绣,发绣又称墨绣,起源于唐代佛教盛行时期,民间信女们将自己的秀发剪下,在绸或绢上绣成如来佛或观音菩萨。焚香膜拜,以示虔诚。用人发代替丝线,是我国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因发绣不褪色和变形,但技术要求极高,流传甚少。南宋时发绣《东方塑像》和明代韩希孟所作发绣《弥勒佛》,分别在英国伦敦博物馆和日本正仓院作为珍宝收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唯一发绣《停琴伫月图》,也是韩希孟所绣。到清代发绣已濒临绝迹。东台工艺美术厂的刺绣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了滚、缠、接、套和虚实等针法,采用黄、灰、赭、白等多种人发,并利用深浅浓淡之发作为珍宝收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唯一发绣《停琴伫月图》,也是韩希孟所绣。到清代发绣已濒临绝迹。东台工艺美术厂的刺绣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了滚、缠、接、套和虚实等针法,采用黄、灰、赭、白等多种人发,并利用深浅浓淡之发作为"色线",按图赋色,画绣结合,创造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彩绣。所绣的《鲁迅像》、《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以及花卉、动物、亭台楼阁和山水等艺术佳品,在广州出0易会上首次展出时,客商争相观赏,成为艺术珍品。1981年,东台发绣在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评比中获优秀作品奖,1983年又获国家外经部颁发的质量优秀证书。1985年天工牌发绣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1986年,发绣《寒山寺》在日本展出。因图中碑文里镶有4根头发,上刻有《枫桥夜泊》的诗句。日本观众对在4根头发上刻的28个汉字深有兴趣,排着长队,轮流在显微镜中观看。

     第二个特产是东台西瓜,特定产于江苏省东台市境内的西瓜,谓之“东台西瓜” 。 东台于2008年通过中国园艺学会西瓜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评审,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国西瓜之乡”。  “东台西瓜”商标已经获准国家商标局注册,是第一个突破了农产品产地证明商标空白,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准具有地理标志的国家注册的瓜类产品。  “东台西瓜”已有800多年的种植历史, 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壤条件、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了自有的风味特色。特小凤、早春红玉等品种,从果型大小、色泽到内在品质均适应市场需求,产品十分畅销,甜透大江南北。“东台西瓜”是真正的无公害西瓜、绿色西瓜、有机西瓜。
“东台西瓜”目前供应市场的绝大部分为小果型西瓜,一般单重为1.5~2.0KG,有晶黄果肉和鲜红瓜瓤两种类型,种子特小,外皮淡绿青色条纹。
晶黄果肉型“东台西瓜”:分特小凤、特小兰等品种,口感细腻、多汁,是消暑解渴佳品。
鲜红瓜瓤型“东台西瓜”:一般品种为早春红玉品种,糖度高、纤维少,更以其甘甜多汁、营养丰富。
“东台西瓜”:产品质量过硬。普遍采用大棚多层覆盖保护地栽培,病虫害发生轻,注重施用有机肥料和钾肥,其产品经审定取得了省级无公害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质标志,达到品质优良、食用安全的要求。包装精美别致。小果型西瓜既是人们消费食用的佳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经营者十分注重内在质量和箱型设计,坚持规格分级套网罩,分品种定量包装,以赢得消费者的称心满意。

     第三个特产是东台蚕茧,东台市桑园面积16万亩,年产蚕茧41.6万担,规模和茧丝质量江苏第一,东台市富安镇蚕茧产量连续22年蝉联全国镇(乡)冠军。东台市先后被评为“中国茧丝绸基地”、“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百强农技协”、“国家级蚕桑标准化示范区”、“全国蚕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陈国露(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