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居东经103°58′至109°48′,北纬32°29′至33°13′之间。东邻白河县、湖北省郧西县,南接平利县和湖北省竹山县、竹溪县,西连汉滨区;北与镇安县、湖北省郧西县相壤。县境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79公里,周长约390公里。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新城区沿旬河西岸向上扩展延绵几公里,北段为县城老城区,因旬河入汉江处呈“S”形,故今又称“太极城”。襄渝铁路在县城西北刘湾社区设站,由此经襄樊、郑州、石家庄至北京西全程1518公里,西经安康、达州至成都全程799公里,至重庆562公里,至汉中284公里;西康(西安至安康)铁路贯旬阳北区,在城北白柳镇设旬阳北站,由北经镇安、柞水至省会西安213公里,向西至安康46公里;西康高速公路横穿旬北,在小河镇设出入口,由此至西安158.9公里;十天(十堰至天水)高速纵贯旬阳南部,在吕河镇设出入接口。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2个镇318个村(社区),是陕西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省级治安模范县.
考古资料表明,远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有先民在旬阳地区生息。旬阳地区的真正开发和繁荣是在战国秦汉时期。战国中期,旬阳是秦楚战争的战略要地。秦统一中国后,曾于此设立洵关,汉代设为洵阳县,是在陕南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汉水一带堪称文明昌盛的地区。建国以来出土的数千件战国秦汉的文物,就是那个繁荣时代的明证。洵阳县城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多次改造与修缮。据《洵阳县志》记载,隋、唐、北周、明、清各朝代均有较大规模的县城设施建设。
旬阳县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皆宜旅游。旬阳县(旧称“洵阳”,因“洵”字生僻难认,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称“旬阳”)是中国陕西省安康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3554平方公里,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形似太极,被誉为“天然太极城”。
旬阳县境内出土文物不乏稀世国宝,高山草甸、田园风光、溶洞瀑布、蜀河古镇、红军老祖等自然人文景观众多。近代史上,红25军、红3军在旬阳创建革命根据地,贺龙、徐海东、李先念、程子华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旬阳浴血战斗,播下革命的火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