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城市的喧哗,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家乡区县: 甘肃省礼县

礼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县名源于地名“李店”。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长江二级支流西汉水上游;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区,北与武山、甘谷县接壤;面积4299.92平方公里,人口52.10万人(2010年),辖10镇19乡,568个行政村。

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素有“秦皇故里”之称。名优特产有礼县大黄、当归、羊肚菜、酒柿子等。有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秦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祁山武侯祠等景点。

建制沿革

夏,为《禹贡》之雍州地。夏禹治水,于蟠冢山疏导漾水(西汉水)。[8]

商,仍为雍州地。[9]

西周,礼县为西垂(亦称西犬丘)。公元前909—895年,周孝王封秦大骆子非子为附庸,建邑秦亭(今张家川县境),号曰秦嬴。又以大骆妻申侯女所生子成为大骆适嗣,居西犬丘(今礼县永兴乡一带)。[8]

东周,秦襄公七年(前771),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周幽王于骊山下。秦襄公领兵救周,后周平王东徙洛邑,襄公拥兵护送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今陕西岐山县)以西地,秦始有国,都西垂宫(今礼县永兴乡一带)。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8] [5]

秦,礼县属陇西郡之西县。

两汉,其地分属西县、武都县。

礼县出土的先秦文物“编钟”

三国,仍为武都、西县辖地。

西晋,西县改始昌,属天水郡。

东晋,礼县大部分地属秦州仇池郡。

南北朝,北魏置汉阳郡,治所在兰仓(今汉阳);西魏改汉阳郡为汉阳县,属长道郡。[8-9]

唐朝,时其地分属长道、大潭二县。

宋仍之。

元朝,代设礼店文州军民元帅府,初隶王相府,后属吐蕃宣慰司。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置礼店千户所,属岷州卫,十五年改属秦州卫。成化九年,始置礼县,设县城于所城西(今礼县城穿城门以东为所城),领于秦州而属巩昌府。[9-10]

清朝,顺治十六年裁卫所,将巩昌卫文县所、西固所十百户并归礼县。雍正七年改秦州直隶兰州布政司,礼县仍为所属。[9] [11]

中华民国,初属渭川道所辖。一九三六年,成立甘肃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礼县。[9]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8月礼县解放。

行政区划

1949年8月礼县解放,成立礼县人民政府,属武都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所辖。

1955年划归天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8年8月,西和与礼县合并,改称西礼县,县人民委员会设在礼县城。

1962年礼县、西和两县分置。

1985年7月礼县划归武都,原武都专区改名陇南行署。

2004年陇南撤地设市,礼县仍为所属。

区划详情

行政广场

截止2014年8月,礼县辖10个镇、19个乡,568个行政村。[13]

镇:城关镇、盐官镇、石桥镇、白河镇、红河镇、宽川镇、祁山镇、永兴镇、永坪镇、中坝镇。[13]

(注:宽川乡、永兴乡、祁山乡、永坪乡、红河乡、中坝乡2014年8月撤乡设镇[14] )

乡:马河乡、固城乡、崖城乡、罗坝乡、湫山乡、洮坪乡、上坪乡、江口乡、雷王乡、龙林乡、沙金乡、桥头乡、草坪乡、雷坝乡、王坝乡、肖良乡、三峪乡、滩坪乡、白关乡。

自然环境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地跨东经104°37′-105°36′,北纬33°35′-34°31′之间,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区,北与武山、甘谷县接壤。全县面积4299.92平方公里,南北长103千米,东西宽约88千米。[16] 距省会兰州345公里,天水市97公里,陇南市府驻地武都250.5公里。

地质

礼县位于中秦岭华力西期及印支期褶皱带(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带)。由陕西山阳——礼县断裂带及陕西凤县——礼县王坝左家——宕昌断裂带控制。地层区划属秦岭地层分区。出露地层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第四系及燕山期运动的花岗岩,其中以泥盆系地层出露面积最大。[18]

礼县境内主要断层为:礼县——罗坝——锁龙断裂带;礼县——洮坪魏子坝断裂带;朱家坝(王坝)——秦家湾(铨水)断裂带;成河——廖家寺——林边断层;石堡——龙王山—茨坝断裂带。境内主要褶皱为石家河坝复式向斜。北翼由舒家坝组地层构成次级马坞背斜,南翼由西汉水组构成次级张风坡背斜。境内岩浆岩主要为中川花岗岩体、碌碡坝花岗岩体。岩脉主要有花岗闪长岩脉、花岗岩脉、辉绿岩脉、黄斑岩脉等。[18]

地形地貌

礼县地势处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境内山峦重叠,坡陡谷深,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山谷切断较深,山地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91%,而川坝地,沿西汉水的盐官、永兴、城关、石桥等地有极少部分,仅占全县总面积的9%。[16]

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属轻切断黄土梁峁中山区。东南部为重切断土石中山区。西北、西南部为中切断石质中山及亚高山区。川坝河谷平原区,分布在西汉水及其支流的流域里,为新构造运 动以来的洪水冲积河谷平原。[16]

气候

礼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候节特征明显,冬长夏短,春秋适中。年均气温9.9℃,降水量488.2毫米,年均日照1968.1小时,无霜期183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礼县矿种较多,以稀贵金属和有色金属为主,能源矿产和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零散,规模相对较小。截止2010年,礼县已发现金、银、铜、铁、铅锌、铀、花岗岩、大理石等20余种。主要分布在罗坝、洮坪、湫山、石桥等20多个乡镇。[20]

土地资源

截止2010年,礼县有土地资源628.35万亩,其中耕地199.63万亩、园地6.22万亩、林地198.21万亩、牧草地111.84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0.62万亩、交通用地3.76万亩、水域8.5万亩、未利用地99.75万亩。农林牧用地比重偏大,属于农林牧结构的土地利用现状。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10年,礼县总人口52.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3万人,农业人口48.17万人。[4]

民族

礼县以汉族为主,占全县总人口的98.2%,另有回、藏、满、蒙4个少数民族。

文化事业

截止2011年,礼县有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馆、赤土山园林管理所、祁山武候祠管理所、文物保护队、文化市场稽查队、礼县秦剧团.礼县先秦既三国研究会、礼县私、公立书画院各1个,基层文化站11个,各类文化市场滩点40处。有各类专兼职文化工作者100多人。[24]

社会保障

2013全年,礼县减少贫困人口4.46万人。实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新扩面1549人,落实各类社保专项资金5.05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比2012年提高15%和28%,农村五保供养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600元,新增城镇就业4565人。[23]

\\

壹见你就晕(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