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下梢——天津卫

家乡区县: 天津市北辰区

      老人们一提起天津,总爱说“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其实人们都知道,海河水系由五大干流组成,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这五条河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经海河流入渤海。天津市区基本上处于海河下游,即这五大干流的下梢,因此,确切地说应该是“五河下梢”,而不是“九河下梢”。那人们为何又习惯地称之为“九河下梢”呢?有人说所谓“九河下梢”,是包括了五大干流的支流。但细数一下,五大干流的支流又何止九条?那“九河下梢”又是咋回事呢?如果从地图上看,人们不难发现,整个海河水系的分布就像一把大蒲扇,海河正是这把蒲扇的柄,而天津市区正好处在这个扇面的顶端,在扇柄两侧展开。华北平原众多的河流正是通过各条支流辗转流入五大干流,最后又汇入海河。中国传统观念中“九”为极数,即最大、最多的数,因此把海河水系大大小小的支流汇总在一起,用一个“九”字来表达,正是代表多的意思,所以,“九河”并非真的是九条河,而是海河水系所有支流、干流的总称。当然,也有人说“五河下梢天津卫”,这是一种很实在的说法,但似乎不如“九河下梢”更动听。 南运河上的“钞关浮桥”(俗称“北大关浮桥”、“北浮桥”) 北运河上的“窑洼浮桥” 东门外海河上的“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 ,也就是现在金汤桥的前身。 二道关是指北大关和海河关。

       在天津过的是一种慢时光的小日子,没有北京的那种忙碌拥挤。我的家就在天津的中心城区北部——北辰区,旧称北郊。北辰古为退海之地,自金元至明清,纵贯北运河漕运大通道和陆路京华大道,是南粮北运、北货南输的交通要道,素有皇家粮仓的美誉。近代北辰,革命先驱安幸生,登高英雄杨连第,教育大家张伯苓、温世霖,体育名将穆成宽、穆祥雄都曾生长在北辰区上,也是温家宝总理的故乡。北辰之名出自《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冠以区名意喻天津北部一颗璀璨的明星。北辰区东以北京排污河与宁河县相邻,边界线长20.66千米;东南隔金钟河、新开河与东丽区相望,边界线长22.99千米;南与河北区、红桥区相连;西南以子牙河与西青区相界,边界线长27.5千米;西、北均与武清县相接,边界线长25.14千米。南北纬宽20.8千米,最窄处柳滩村南至刘马庄西北14.4千米;东西经长43.2千米,最宽处东堤头村东至线河村西46.3千米。总面积478.48平方千米。

      北辰的民俗文化最著名的是农民画。北辰农民画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她吸收了剪纸、刺绣、面画、草编、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的精华,创作出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现代民间绘画。1987年在天津美术展览馆举办了画展,1988年和1991年两度登上我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上百余件农民画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百余件作品分赴美国、南斯拉夫、瑞典、挪威、韩国等国参展,另有数以千计的农民画远销24个国家和地区,编辑出版了《北辰农民画》画册,部分农民画编入《北辰书画——金锚杯书画精品选》 。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同年获得天津市“鲁迅文艺特别奖”。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浙江嘉兴等现代民间绘画画乡齐名。当然还有话剧小品,广场舞蹈等等并多次获得荣誉奖项。

      安幸生故居位于北辰区中河头村富强大街海福巷。原为15间青砖灰顶三合院建筑,1938年7月10日被日本侵略军焚毁。1940年安氏族人重建,青砖瓦木结构,占地5亩。1949年1月天津战役时,辟作解放军野战医院,后为村办小学校址。1995年9月13日在院内落成“安幸生烈士纪念碑”,为汉白玉半身雕像,碑文由邓颖超题写。1997年5月22日,安幸生故居被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我的记忆里,北辰有许多绿油油的麦田,白花花的棉朵,饱满的玉米,红彤彤的高粱。还有大片的蔬果园。童年时最喜欢与伙伴在田间嬉戏。大人们秋收农忙时,更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烤玉米,红薯,土豆之类都是美味。在这里,我能体会到家的温暖,在我生活的土地上,有我的足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起这朴实而又纯真的味道。在这里,我学会了团结,学会了谦让待人,学会了尊老爱幼。北辰只是一个小地方,我在这里慢慢长大,没有青山绿水,但有麦香扑鼻的田野,没有高楼大厦,但有温暖的家。

   

杨春颖(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