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简介

家乡区县: 陕西省旬邑县

秦(前221~前206)时,属内史,为栒邑县。秦始皇并六国后,为别于诸郡,特称京师为内史。《通鉴注》说:“秦内史兼治汉三辅”。《十道志》说:“秦兼天下,置内史以领关中”,旬邑县地处三辅,或曰处关中,正属内史。战国秦置栒邑县,秦统一后,因之不变,仍为栒邑县。
西汉(前206~8)时,属右扶风,仍为栒邑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高祖元年(前206)属雍国(秦灭,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二年属中地郡,九年(前198)属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属右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属右扶风。右扶风统县21,栒邑序列11。
新莽(9~23)时,属京尉郡,仍为栒邑县。《三辅黄图》:“王莽分三辅为六都尉,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10县,属京尉大夫。”
东汉(25~220)时,属司隶校尉部右扶风,仍为栒邑县。《后汉书·郡国》一:司隶右扶风统县15,栒邑序列12。
三国(220~265)时,属魏之雍州扶风郡,后改属新平郡,仍为栒邑县,后省。据《三国郡县表附考证》记载,魏的扶风郡统县15,栒邑序列12。兴平元年(194)曹操分扶风、安定2郡数县设新平郡,栒邑属之。至文帝黄初七年(226)已无栒邑名。雍正《陕西通志》说)“魏省栒邑”。
西晋(265~316)时,旬邑县境置有3县,均属泾州新平郡,一为三水县。《中国地名大辞典》于“栒邑”条说:“北魏徙三水来治。”《陕西地理沿革》说:“汉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设三水县,北魏太延二年(436)迁设于今旬邑县。”《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均说:三水县属新平郡。《魏书·地形志》下:泾州统郡6,其三为新平;新平郡统县4,其三为三水。雍正《陕西通志·建置》二按:“晋邠邑,后魏改置三水县”。二为爰得县。西汉爰得县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南,北魏迁设来县。三为高平县。西汉高平县设于今宁夏固原县境,北魏迁设来县。
北朝西魏(535~557)时,先属恒州,次属南豳州新平郡,后属豳州新平郡,为三水县。《通典·州郡》三:“西魏置恒州,亦汉栒邑地。”雍正《陕西通志·西魏州郡县统属考》:恒州辖三水县。《陕西地理沿革》:“西魏大统元年(535)曾于县内兼设恒州(实为侨设),不久即废。”《辞海·历史地理》于“南豳州”条说:“州名。北魏置。以州境北有豳州相对而得名,治所在白土(今彬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旬邑、长武及甘肃泾川地。”南豳州于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为豳州。《陕西地理沿革》:西魏豳州新平郡辖有三水县。
北朝北周(581~618)时,撤销爰得、高平2县,辖地并入三水县,属豳州新平郡。雍正《陕西通志·北周州郡县统属考》:豳州新平郡辖白土、三水、永寿3县。
隋(581~618)时,先属豳州,次属北地郡,后属新平郡,为三水县。《元和郡县志》:三水于“开皇三年(583)以县属豳州”。《辞海·历史地理》:“北地郡,大业初改豳州置。治所在安定(今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县、合水、正宁、庆阳南境及陕西旬邑、彬县。”《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隋北地郡义宁元年(618)领安定、罗川、襄乐、朋原、新平、三水6县,二年(619)安定置归义县,以新平、三水属新平郡。”
唐(618~907)时,属京畿道邠州,为三水县。《通典·州郡》三:“大唐分置15郡,此(古雍州)为京畿关内道”。京畿道的邠州,按《通典》所列统4县,三水序列2。《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形》一、《元和郡县志》、雍正《陕西通志》、清代各版《三水县志》等,均谓邠州统有三水县。
五代(907~960)时,先后出现10国,是唐末地方割据势力的延续,旬邑县先后属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邠州,仍为三水县。《陕西地理沿革·旬邑县沿革表》列五代梁、唐、晋、汉、周均有三水县,均属邠州。
北宋(960~1126)时,属永兴军路邠州,为三水县。《宋史·地理》三:永兴军路邠州统县5,三水序列3。《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同此。
金(1115~1278)时,属庆原路邠州,为三水县。《金史·地理志》下:庆原路邠州统5县,三水序列末。《西安府志》:三水“唐属邠州,金因之”。
元(1271~1368)时,初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巩昌路,为三水县,至元七年(1270)并入淳化县,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邠州。《中国历史地图集》七册13~14图,元陕西行省巩昌路辖县标有三水。关于并入淳化时间,《元史·地理》三、《大清一统志》《元代行政地理研究·沿革陕西》、雍正
清(1644~1911)时,属陕西省凤邠道邠州直隶州,为三水县。《清史稿·地理》十于“邠州直隶州”注说:“隶凤邠道……雍正三年,升直隶州,领县3,三水、淳化、长武。”《大清一统志》、雍正
中华民国(1912~1949)时,依据《全国行政区划一览表》《全国行政区划表》《现行行政区划一览表蒡、《中华民国省道县区域表》《全国行政区域简表》《行政区域》及旧《辞海》“附条”等记载,初仍为三水县,民国3年(1914)1月,因和广东三水县重名,复名栒邑县。始属陕西省凤邠道,民国2年(1913)3月属陕中道,民国14年(1925)9月属关中道,民国17年(1928)撤道,直属陕西省。民国26年(1937)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33年(1944)8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1947)又复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8年5月7日,在中共栒邑区委领导下,许才升率领旬邑县农民武装暴动,攻克县城。12日成立栒邑县临时苏维埃政府。30日起义失败。但从此以后,国民党栒邑县政权,名义上管理全县,实际上辖区仅限于今旬邑县的城关、张洪、原底、太峪等乡镇,不到县境的一半,并日趋缩小;其他乡镇,或为革命活动区,或为革命政权区。革命政权的中心区,先后在本境的有:
关中分区原为关中特委,1935年11月设,区苏维埃政府驻今马家堡。1937年9月改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行政专员公署仍驻马家堡。1940年初迁驻今看花宫,8月迁驻今马栏。1949年5月迁往三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中国近代政区表》记载,1950年1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栒邑县属陕西省邠县分区。1950年5月2日,划归成阳专区。1953年1月23日,撤销咸阳专区,栒邑县划属陕西省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撤销宝鸡专区,栒邑县改由陕西省直辖。1958年12月合大县,撤销栒邑县,和长武同时并入彬县,直属陕西省。1960年12月划归咸阳市。1961年8月22日撤销大县建制,恢复栒邑县,同时复设陕西省咸阳专区,旬邑县属之。1964年9月10日,因“栒”字生僻,选同音常用字,改为旬邑县。1970年咸阳专区改称咸阳地区,辖旬邑等13县。1983年10月5日咸阳地区改为咸阳市,旬邑县受辖至今。

旅游

唐家大院位于旬邑县(旧称三水)城东北7公里处的唐家村。在当地,每一位村民都能给你讲述一段唐家的奇闻逸事。
“唐家有个九弯弯,一脚踢了十三万”、“五五郎,十五娘,孙子替爷拜花堂”……
这些民间流传下来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在清代一个极尽奢华的家族———“三水唐家”。如果在人们印象中的陕西旬邑是一个“穷”地方,那么看看唐家大院,从那细致雕琢出的深深庭院,便足可窥见在这里曾经有过的精致生活。
据《唐氏世系谱》记载,“三水唐家”的0是唐应弼。至于唐家什么时候迁到这里,现已无从考证,但其家族在清初便很有声望,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他们财大势大,名扬西陲,商号曾遍及陕西、甘肃、四川、安徽、江苏、福建等13省50多个县,人称“汇兑中国13省、包捐知府道台衔;马走外省不吃人家草,人行四川不歇人家店”。在清嘉庆年间,唐家不过60口人,就有仆人丫环165人,还备有鹦歌轿(相当于现在的红旗轿车)66辆,“出门不离车马轿,全堂执事开道锣”,好不威风!
现在的唐家大院仅有两进三院,而在唐家鼎盛时期,这里共有院落87个,约2700多间。唐家从道光五年(1825年)开始修建这座唐家大院,每天光做工的铁匠、木匠、画匠、普工就有340多名;到咸丰元年(1851年),工程又分为11处,各种工人增至3200多名。直到同治七年(1868年),其间历时43年,才基本告一个段落。院内建有戏楼、假山、花亭、鱼池等,所有门窗都刻有各种图案,神龛、板隔墙上有“八仙图”、“二十四孝”,角柱、墙壁上雕有周穆王的“八骏马”、姜子牙的“钓鱼图”,还有“牡丹、梅竹、菊花、旱莲花”等等,这些雕刻,造型逼真,情态各异,给人以舒适清雅之感。

石门山森林公园的林木种类繁多,有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和林相整齐的人工林。奇花异草,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堪称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其分布错落有致,交相辉映。 森林中满目清翠,郁郁葱葱。高大的乔木摩云翳日,低矮的花草争妍斗奇。树木枝叶繁茂,鲜花艳丽夺目。这里既有原始的自然风貌,又显示出人工花园的神韵。春天,万木争荣,嫩枝点翠。榆叶梅、连翘花红黄相映;山桃、杏花风姿绰约,“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丁香、蔷薇姹紫嫣红,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盛夏芳草萋萋,绿菌铺地;头顶浓荫蔽日,脚踩青苔腐枝,抬头不见太阳,回首不见来人“叶叶青青欲滴,枝枝楚楚生凉"。“日中不用摇纨扇,伏里可曾试葛衣’’?到了众山绘秋容的时候,森林中满山遍野如火如荼, 松柏苍绿浓重,野菊争奇斗艳,野果挂满枝头。林下各种灌木一片片,一丛丛,都悄然换上新装,当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时,整个山岭红橙黄绿,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冬天,北国冰封,雪花飞扬,满目皆白,凝在岩石、树枝、枯草上的积雪犹如梨花满枝,玉树琼花,石雕蜡塑一般,使得莽莽丛林银装素裹,好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茂密的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不但植物品种繁多,而且吸引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大型哺乳动物’有豹、野猪、獾、黄羊、狐狸、狍、林麝等,小型动物有野兔、野猫、松鼠,另外还有鹰、灰鹤、锦鸡、斑鸠、鸳鸯等,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其中豹、灰鹤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锦鸡、鸳鸯、水獭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地理地图

特产
旬邑甑糕

旬邑饸饹

旬邑土甜瓜

御面

不爽就战斗吧(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