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家乡——岑溪市

家乡区县: 广西岑溪市

      岑溪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的辖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岑溪东南与广东省相连,北与梧州苍梧和藤县连接,西与玉林相邻。岑溪盛产花岗岩,是远近闻名的“花岗岩之都”。

1、地理条件

      岑溪大桥 地理位置 位于广西东南部,义昌江沿岸,207国道与324国道交会处。岑溪东南与广东省相连,北与梧州苍梧和藤县连接,西与玉林相邻,处于东经110°3′-111°22′,北纬22°37′-23°13′。

 

气候 岑溪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4℃,年平均降水量1450mm。年日照时数为2004.7小时。

地形 岑溪属云开大山北麓东段的丘陵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山脉为云开大山及勾漏山余脉延伸,西南部土柱顶为境内最高峰,海拔1211米。最低点为西北的都目河谷,海拔50米。

 

河流 主要河流黄华河、义昌江分别由东南流向西北,境内流经里程分别为111.5公里和123公里,属珠江水系,其他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6条。

土壤 全市土壤有红壤、砖红性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5个土类。

2、自然资源

岑溪市岑溪市 矿产资源 岑溪市境内蕴藏金、银、铅、锌、钛等金属矿,磷石、萤石、沸石、稀土、珍珠岩、花岗岩等多种非金属矿,其中中国岑溪红花岗岩质地优良,储量达21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被誉为“花岗岩之都”。

电力资源 岑溪市水电力资源储藏量达1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7.2万千瓦,全市共有3座11万伏变电站、一座22万伏变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一个重要基地和出口。

3、经济建设

岑溪市岑溪市 农业 全市有耕地面积2.11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4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6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 4.95万公顷,粮食总产量 27.1 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2.03765亿元;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7.6565万亩,稻谷总产量22.63万吨,平均亩产712.2千克。杂交稻优质谷样板18个,面积8500亩,水稻旱育稀植样板45个,面积2万亩,塑盘抛秧样板33个,面积6500亩;全市推广种植优质杂交水稻30.8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66.20%;建立“万元田”样板点30个,面积4.5万亩,实现产值39812.4万元;西瓜样板点6个,面积950亩,种桑养蚕样板28个,面积600亩,马铃薯样板5个,面积1000亩,花卉示范园1350亩,其中糯垌花卉示范园1100亩,归义鲜切花基地250亩;种有百合、玫瑰、剑兰、垂莲等花卉作物和绿化苗木。

林业 全市造林7.0335万亩,其中建立以八角、玉桂、水果为主的经济林基地3.8335万亩;建立马尾松低脂林改造基地2000亩;营造马占相思、良种桉为主的速丰林3万亩。引进外资900多万元建立速丰林基地2.2万亩,退耕还林4.02万亩,植绿篱3500米,铺草坪5200平方米。可供应枝桠材20726吨,木片25586吨,松脂材1614立方米,可采伐木材共120801立方米,采割松脂15918吨。

乡镇企业 石材、土纸、竹芒编织、烟花炮竹等为我市乡镇特色支柱产业,不锈钢厂、毛织厂、铅锌矿厂等为骨干企业。建有探花、思英工业园区两个。全市现有花岗岩矿山33座,界锯142条,磨光机644台,实现石材总产值7.8亿元,总收入7.4亿元;全市新办乡镇企业36家,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9904万元;改制101家乡村集体企业,更新95家手抄土纸厂设备;如今全市共有乡镇企业13289家,从业人数85111人,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9.0414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50.0187亿元。上交税金7393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8293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1.07204亿元,同比增长0.34%。

4、面积人口

岑溪市总面积278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80万。其中全市男性人口416667人,占全市人口53.2%;女性人口366836人,占全市人口46.8%。农业人口659871人,

岑溪市商贸中心 非农业人口123632人,每户平均人数3.8人。全市人口汉族居多,有壮、瑶、苗、黎、京、布依、侗、仫佬、回、傣、毛南、彝、水族等少数民族3357人,占全市总人口0.4%。2001年,全市人口193113户、773335人,其中农业人口653436人,非农业人口119899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8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岑城镇72618;樟木镇39695;马路镇33922;南渡镇64725;昙容镇26292;水汶镇50549;大隆镇31226;黎木镇42595;大业镇41854;筋竹镇40878;城谏镇39925;归义镇65449;糯垌镇61668;安平镇25542;三堡镇53833;波塘镇33105;吉太乡7747。

5、行政区划

汉初,赵佗建立南越国,今市境隶属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越后,置苍梧郡猛陵县,今市境大部分为猛陵县境。

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在今市境大部分地区置永业郡,郡治在今筋竹镇旧县村。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为永业县。曾一度废县,于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

唐武德五年(622年),以永业县地置南义州,分置安义(在今市东部)、龙城(在今市中部)、义城(在今市西部)三县,州治设在龙城县。唐至德二年(757年),安义县改为永业县,龙城县改为岑溪县,是为岑溪县名之始。宋开宝六年(973年),原南义州三县先后并归岑溪县。此后历代除隶属变迁外,岑溪县名及建置基本不变。

1951年和1953年,原属藤县的糯垌、三堡两区先后划归岑溪。1995年9月,岑溪撤县设市(县级市),仍隶属梧州地区。1997年4月,改由梧州市代管。1995年9月11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5]63号)

岑溪市白霜涧漂流 同意撤销岑溪县,设立岑溪市。仍隶属梧州地区。1997年4月,改由梧州市代管。 2000年,岑溪市辖16个镇、1个乡:岑城镇、樟木镇、南渡镇、昙容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归义镇、大业镇、筋竹镇、安平镇、糯垌镇、三堡镇、波塘镇、马路镇、诚谏镇、吉太乡。

2002年,市人民政府驻岑城镇。辖岑城、糯垌、诚谏、归义、筋竹、大业、梨木、林隆、水汶、吉太、南渡、昙容、马路、樟木、三堡、波塘、安平16个乡镇1个乡。

2005年,撤销樟木镇,整建制并入岑城镇,岑城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昙容镇,整建制并入马路镇,马路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吉太乡,整建制并入南渡镇,南渡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岑溪市辖14个镇:岑城镇、马路镇、南渡镇、水汶镇、大隆镇、黎木镇、大业镇、筋竹镇、城谏镇、归义镇、糯垌镇、安平镇、三堡镇、波塘镇。

6、交通设施

岑溪市陆路交通发达,连接南宁、梧州、广东的三大出口都是高等级公路,其中国道324线和国道207线在市区交汇,在建的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山西临汾至海南三亚高速公路、洛湛铁路、岑罗铁路都从岑溪境内经过。

目前,从岑溪到达南宁、广州、珠海、湛江等城市,都在3小时左右车程。岑溪市到周边城市的公路里程:南宁市298公里,梧州市85公里,桂林市350公里,北海市400公里,广州市300公里,深圳市450公里,珠海市380公里,湛江市280公里,东莞市360公里。

Jenmyli(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