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神秀之“丹成”——郸城

家乡区县: 周口市郸城县

我的家乡郸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隶属于周口市,其地为豫东平原。北依鹿邑县,西接淮阳县,南靠沈丘县。东部和东南部与安徽省的亳州市、太和县为邻,是河南省的东大门。

郸城历史悠久,西周属厉(lai)、陈,战国后属楚,秦属苦 (hu)县和项县,汉设宁平县和宜禄县,隋置郸县,唐时分属鹿邑县、宛丘县、项城县,明清归鹿邑县。1951年5月设河南省郸城办事处,1952年8月成立郸城县。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有着千年古韵沉淀下来的味道——钟灵神秀!

郸城是钟灵神秀之城,传说道家鼻祖“老子炼丹丹成”之地:春秋时,老子执炉炼丹于洺水之滨,丹成后著《道德经》,便有“丹成”称谓,今洺河北岸尚存老君庙、炼丹炉遗址。

郸城还是鬼谷子王禅升仙之地:战国时,纵横家鬼谷子,到洺河桥下避风,遇二老者弈棋炼丹,丹成后王子服丹升仙,由此郸城又名“仙城”,现洺河上有“王子桥”与“王子亭”。

县城南5公里有段寨遗址,早期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龙山文化,出土大量陶器;城东10公里有宁平国古迹,公元26年,汉光武帝刘秀封妹刘伯姬为宁平长公主,封地故城即宁平,今宁平镇南有公主陵。县城西10公里有西汉廉吏汲黯墓冢,现保存完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时期,郸城是革命圣地,抗日将领彭雪枫、张爱萍、魏凤楼、李子木等都曾在郸城开展革命工作,现存有彭雪枫新四军游击支队整训纪念馆、红军碑、张又铭纪念亭。城东15公里的国家2A级旅游景区“中原民俗园”,收藏农耕文化用具10万多件,其中石磨近5万扇,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誉为中原民俗文化第一园。此外,段寨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郸城坠剧、郸城大鼓、张振福泥塑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以上就是我的家乡郸城的历史简介。通过梧桐子网站的“我为家乡代言”活动,我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了家乡郸城的历史。这个我呆了近二十年的县城,有着千年的历史底蕴,我不得不为它的钟灵神秀感到骄傲!我希望在郸城政府和郸城人民的携手合作下,郸城的明天更加美好!

侯渊渊(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