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山西省太原市经济

家乡区县: 山西省尖草坪区

综述

工业、农业是太原市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1949年 ,太 跻汾桥

原市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格,下同)为10 718万元。1950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工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1952年,太原市工农业总产 值上升到24 362万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超过了解放前太原市历史最高水平。

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总产值逐年快速增长,195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 497万元。

1958年~1960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急速增长,1958年达到110544万元,1959年上升为146127万元,1960年达到203304 万元。但是,由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太原市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财政开支过大,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匮乏,加之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造成1961年~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大滑坡。 1961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降至102532 万元,1962年降至94534万元。之后经过三年调整,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到196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又升至181359万元。196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7436万元。 太原

1966年,太原市经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形势恶化。1967年、196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下降为174096万元、86679万 元。1969年~1970年,政治局势相对好转,工农业生产总值开始回升,1969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为125653万元,1970年上升为239 658万元,1973年达到305894万元。1974年 ,“四人帮”掀起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太原市的经济再次遭到破坏,当年全市工农业总产 值降至236286万元。1975年,贯彻中共中央整顿精神,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又回升至275357 万元。然而1976年初掀起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全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又降至216067万 元。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太原经济迅速恢复。197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为287351万元,1978年达到363650万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太原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开始突飞猛进地增长。198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06384万元,1985年达 到663713万元,1990年达到1036 956万元。[9]

2013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12.87

太原夜景(9张)

亿元,比2012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7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52.08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322.0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0.12亿元,增长8.1%;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65.18亿元,增长6.2%;金融业增加值253.11亿元,增长8.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547元,比2012年增长7.6%,按2013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9130美元。2013年太原三次产业比重为1.6%、43.6%、54.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8和3.2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12年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08.88千公顷,比2011年减少1.16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81.77千公顷,比2011年减少0.47千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0.81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80.9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1.84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1.02千公顷。造林面积15.71千公顷。零星植树1000万株。新增育苗面积1.38千公顷。[10]

2013年太原农作物种植面积107.18千公顷,比2012年减少1.70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80.48千公顷,比2012年减少1.29千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0.35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80.1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1.78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0.83千公顷。2012年太原大牲畜存栏4.13万头,猪出栏41.82万头。肉类产量5.02万吨,禽蛋产量2.73万吨,牛奶产量9.54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2.39千公顷,水产品产量2787吨。农业机械总动力133.60万千瓦。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8966吨。[11]

第二产业

太原是中国建国初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20世纪末以 中环路

来,在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太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承担起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化的重任。以不锈钢生产基地、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和镁铝合金加工制造基地“三大基地”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为支柱,纺织、轻工、医药、电子、食品、建材精密仪器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013年太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0家,比2012年增加2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0.94亿元,增长10.1%。中央企业增加值125.06亿元,增长10.3%;省属企业增加值302.54亿元,增长7.6%;市属及以下企业增加值343.34亿元,增长1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的十大行业中,增加值比上年增长的有7个。新兴接替产业增加值418.52亿元,增长12.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4.3%。其中:装备制 南中环

造业增加值289.73亿元,增长14.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7.6%。[11]

2013年太原煤炭、钢铁、炼焦、电力等传统行业增加值352.42亿元,增长7.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5.7%。其中:占比19.2%的钢铁行业增加值增长19.0%,占比17.7%的煤炭行业增加值下降2.6%,占比3.7%的炼焦行业增加值增长5.6%,占比2.2%的电力行业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444.77亿元,增长2.8%。利税总额110.63亿元,下降12.1%。利润总额12.13亿元,下降44.0%。亏损企业亏损额50.47亿元,增长1.8%。[11]

第三产业

邮电和旅游

2013年太原邮电业务总量79.61亿元,比2012年增长3.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21亿元,下降2.4%;电信业务总量74.40亿元,增长3.5%。市话达到120.15 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

万户。农话到达6.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26.22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36.76万户。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852.41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199部,其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9部/百人和170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43.48万户,净增加8.55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133.12万户,增加9.73万户。[11]

2013年太原接待海内外游客3691.33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3.7%。其中:国内游客3644.73万人次,增长23.9%;海外游客46.60万人次,增长10.3%。海外游客中:外国人32.74万人次,香港同胞7.94万人次,澳门同胞0.87万人次,台湾同胞5.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30.90亿元,增长21.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13.52亿元,增长21.7%;旅游外汇收入2.76亿美元,增长12.9%。

金融保险

2013年太原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948.51亿元,比2012初增长10.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222.35亿元,增长11.8%。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819.68亿元,增长10.3%,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3307.99亿元,增长9.4%;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11.87亿元,增长11.4%。人民币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416.14亿元,增长9.2%;短期贷款余额2394.45亿元,增长17.8%。[11]

2013年太原保险保费收入97.55亿元,增长6.6%。其中: 摩天石

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2.91亿元,增长0.4%;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6.01亿元,增长19.7%;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2.34亿元,增长15.3%;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6.28亿元,增长14.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5.29亿元,增长39.1%。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3.99亿元,增长61.9%;健康险业务赔款及给付2.24亿元,增长43.2%;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0.57亿元,增长11.2%;财产险业务赔款18.50亿元,增长26.2%。[11]

国内贸易

2013年太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1.46亿元,比2012年增长13.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55.53亿元,增长1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93亿元,增长25.7%。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814.13亿元,比2012年增长7.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5%。

对外贸易

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4.74亿美元,比2011年下降0.6%。其中:出口额42.42亿美元,增长21.1%;进口额42.32亿美元,下降15.7%。出口商品中,煤炭、焦炭、金属镁分别为2.62亿美元、1.07亿美元、0.90亿美元,占出口额的10.8%。不锈钢材、机电产品分别为7.40亿美元、23.92亿美元,占出口额的73.8%。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154个。年进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48个。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7.82亿美元,增长15.2%。[10]

2013年太原外贸进出口总额9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出口额52.95亿美元,增长24.8%;进口额38.68亿美元,下降8.5%。出口商品中,煤炭、焦炭、金属镁分别为1.58亿美元、1.01亿美元、0.90亿美元,占出口额的6.6%。不锈钢材、机电产品分别为8.86亿美元、35.89亿美元,占出口额的84.5%。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151个。年进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52个,比2012年增加4个。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9.44亿美元,增长20.7%。武宿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范子谦_Finley(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