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的历史

家乡区县: 南乐县

  南乐县或许在地图上很难找到,但我总是能一眼找出它的位置,南乐县也许好多人没听说过,但这三个字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南乐县是我的故乡,也是我最不能忘怀的地方,它承载着我所有的悲欢离合,是我记忆中最美丽的一部分。

  南乐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字圣仓颉故里,唐朝僧一行的故乡。它位于河南省东北处,山西、山东、河南三省的交界处。在夏时名为兖州,后来在汉朝初期命名为乐昌县,古代时县内有昌意城,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所筑;“乐”字寓意沃野平壤,茫茫乐土之意。在西晋时命名为昌乐县,把乐昌二字颠倒过来是因为昌在乐后,对古代圣人昌意的名字不尊敬。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分魏县复置昌乐县。隋大业初(605年)废昌乐县入繁水县。在623年,昌乐县从吴村北(即仓颉陵北侧)向东南迁到谷村一带(距今南乐县西北10公里)。在916年,晋王李存勖为避他祖父李国昌的名讳,所以改名为南乐。在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了防治河患,下令将南乐县向东迁移,就是今天的南乐县城。

 

 

小攀(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