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的特产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灌云县

豆丹是豆 天蛾的幼虫,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在天然无毒、无公害状态生长的昆虫,它体形优美,与蚕相似。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地区,豆丹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

  豆丹成虫时长约5公分,嫩绿色,头部色较深,尾部有尾角。从腹部第一节起,两侧有七对白色线。它危害豆叶,啮成孔洞 ,严重时植株尽成光秆,不能结荚。是天然有机食品,风味异常鲜美,令人食之难忘,是连云港 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产品之一,被誉为“国内少有,苏北     仅有,灌云特有”的美味珍品。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致富经》等节目曾多次对灌云豆丹做专题报道

  很多人认为豆丹是虫子,一般不敢吃或不愿吃,尝后才赞不绝口。 如今,豆丹已风行到淮海地区的高档饭馆,不再是灌云独家所有。但其做法与风味,还是以灌云为翘楚。特别是冬季入节豆丹,从豆地刨出后,如何除去土气,使其更加鲜香美口,更是灌云厨师一技。由于它只在夏天才生长,所以物以稀为贵,据说冬季的时候豆丹在当地已经动辄上千元一盆。

  没有吃过海豚,不知道这人间至味到底如何,小小豆丹就是人间至味,而且它无毒 ,不用像吃河豚那样,有冒生命危险。不论是青豆丹,还是入蛰的豆丹,夹两块放在口中,上下牙齿一合,一股鲜香立即在嘴里蔓延、升腾,让人回肠荡气  ,齿颊生津。闭上眼睛,人仿佛在膨胀,像充足了气的氧气球,缓缓升上天空,与白云为伍,与星星作伴,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味小之感。

传统的做法先把豆丹放到水里浸泡溺死,然后用一根擀饺子面皮的面杖,垫上一块木板,把溺死的豆丹从头到尾擀出内脏,放到水中清洗,去掉粪便即可。擀出来的豆丹肉青中带白,中间会有一块淡黄色的 油,宛如晶莹的碧玉。

然后把擀出来的肉放进开水锅里稍微煮一下(需要掌握火候的,否则就不鲜嫩了),使肉凝成完整的长条,接着把凝成条状的豆丹肉炒一炒装起来,再把大白菜或者丝瓜清炒,然后加上红辣椒、大蒜等调料烧煮就可以了。烧熟的豆丹用盆装好端上来,绿绿的菜,白中带黄的肉,红红 的辣椒,色彩诱人,香气扑鼻,令你垂涎三尺。

当然,炖好的豆丹是要趁热吃的,在氤氲热气中,你会吃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灌云现有的豆丹的人工养殖技术基本上源自于我们的专利技术(豆丹高产养殖方法,专利号200810168215),该技术利用大棚等加温设施,实现了豆丹的提前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创造了每斤豆丹300元的神话。但现有技术在病害防治方面上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给豆丹养殖带来一定的风险,也限制了养殖面积的推广。年初举办培训班时,到场的养殖户有20多家,养殖面积400多亩。二代养殖技术在病害防治方面有了质的突破,实现了真正的室内育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三个关键步骤的控制,淘汰带有病毒和致病菌的蛹、蛾、卵,实现了孵化出体质健康的豆丹幼虫的目标,彻底解决了病害问题。当然,养殖过程的管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土壤的消毒、大豆品种的选择、种植密度的优化、大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豆丹品种的优选和替代饲料、人工饲料的开发,是我们下一步技术攻关的目标。

坏坏(2014-10-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