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忠义藏山

家乡区县: 山西省盂县

    盂县南社村“小藏山”、王村沟北“荒安岭”、藏山口西“宝剑沟”,是程婴携带孤儿逃藏山

难,一天三遇险的地方。

    话说程婴假冒草泽医生,半夜用药篓将孤儿赵武从宫中悄悄偷出后,跑回家中,急忙拉马备鞍,连夜离开国都绛城,马不停蹄向北逃奔。

    程婴担心屠岸贾醒悟追寻,便决定向北而行。因为往南地势逐渐平坦开阔,又有滚滚黄河阻隔;而向北方向却山高沟深,且北方民风淳厚,多有慷慨悲壮之士。此番思虑之下,他避开大道,沿着荒僻小路,不知走了多少白天黑夜,来到晋国东北边陲古仇犹地面,躲藏在南社村南一座小山的山洞中。

    当地老百姓知道屠岸贾奸佞当权,赵氏一门忠而受冤,无不义愤填膺,愿为保孤出力。东家送衣被,西家赠米面,几位大娘大嫂见孤儿面黄肌瘦,每天轮流给孤儿喂奶。程婴十分感激,称谢不迭,打算就此住下抚养孤儿成长。

    才躲了十多天,一天,一个农夫慌慌张张跑到山里道:“程大夫,不好了!屠岸贾藏山

    那贼发觉你带孤儿逃跑,亲自带领一队亲兵追来,已到西烟村了,快快跑吧!如果出事,我们怎对得起赵氏满门忠烈呢?”

    程婴所居之地离西烟村不过十来里路,他不敢怠慢,跪下向北磕了一头,感谢南社百姓救孤恩德,抱起孤儿上马向东又逃。

    翻过大梁山,踅进王村沟,走出沟底刚爬上一座山岭,只听后面人喊马嘶,程婴扭头一看,沟内烟尘滚滚,屠岸贾带亲兵尾随追来。程婴心里一慌,稍不留神,同怀抱的孤儿一齐从马鞍摔下来,身不由己向山沟滚去。这无异于拿肉往虎口里送,亏得几枝老荆条挡住身体,两人未跌进沟底。程婴顾不得谢荆条救命之恩,好不容易站起来,又抱孤儿爬上马背,往东向龙华河方向逃去。

    当时,龙华河水急浪高,程婴来到岸边,想强渡过去。俗话说:“人忙出错,马慌失蹄。”偏偏马蹄陷进河滩里,程婴和孤儿又从马背上摔下来,程婴左拉右拖,总算把马牵出沙坑。待两人重又上马,见追兵已经赶到。前有大河,后有追兵,程婴暗暗叫苦,忽然坐骑一声长鸣,四蹄腾空而起,掠过龙华河水面,到达对岸。等马蹄站稳,程婴回头看对面,见方才陷马的沙坑边留着一支宝剑,随身一摸,才明白自己刚才只顾拉马,把宝剑掉在那里。屠岸贾带亲兵追到岸边,河水阻隔,难以通过,只得拾起宝剑,望着远去的程婴和孤儿,徒唤无奈。

    后来,人们把南社村南的小山,叫“小藏山”,并修建“藏山行祠”,岁岁祭祀;把程婴、孤儿落马的地方叫“慌鞍岭”,意思是“慌张落鞍”的地方。今所称“荒安岭”,实是“慌鞍”的谐音;把程婴失落宝剑的地方,叫“宝剑沟”。

景观组成

    藏山,千峰叠障,万壑含烟,危岩若削,洞穴幽奇,松柏参天,涧水潺湲,山光水色瑰丽,风景四季宜人;古刹建筑,格局绝妙,疏密得体;所有楼、台、殿、堂、亭均依山傍壁而筑,同自然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使人如在画中,似入仙境,故有晋东第一名山之称誉。古有“藏山十景”之称。

   藏山祠规模宏大,由文子祠、寝宫、藏孤洞、梳洗楼、八义祠、报恩祠、启忠祠组成,是一个气势壮观的建筑群体。其主体建筑文子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上有十景,奇丽壮观。在藏山入口处,有“龙凤松”。龙松弯曲盘虬,若跃跃腾飞;凤松袅娜亭立,欲凌空翱翔,龙凤松活灵活现,游人至此,伫足观赏,莫不啧啧赞叹。

    山中“饮马池”,相传为程婴赵武落难藏山时的饮马之处,至今山泉汩汩,清澈见底,颇为奇异。山峰南北对峙,壁崖如削,名曰“二嶂”。南嶂耸然笔立,名为“笏峰”,因远望似“笏板”而名。峰东山路崎岖,攀登而上,可达“南天门”。

    北嶂石削为屏,崖下深邃,依崖建造殿堂,“正殿”祠奉赵武。东侧有“报恩祠”,祀程婴、韩厥、公孙杵臼;西侧山腰有“藏孤洞”,为天然石洞,僻静幽深,风雨不侵,洞前立有石碑,记载藏孤之事。“报恩祠”旁,“梳洗楼”凿崖而建。登楼俯视,如临深渊。东去山麓有“滴水崖”,崖上岩洞,深邃莫测,洞内积水成潭,水色泓碧,名曰“龙潭”,亦称“黑龙潭”。每当盛夏,池水渗流而下,瀑布如虹似帘,掬而饮之清爽异常。楼西为“僧院”,丹嶂罗围,尘迹罕见,幽雅清平,游人及此,如至广寒藏山。东峰山崖半壁处有“日落晚照”胜景,每当夕阳西下,斜辉返射,山壁灿烂如金,光怪离奇,煞是壮观。“飞岩楼”横卧于巉岩峭壁的半山崖,为双层木楼,典雅富丽。登临此楼,但见青峰林立,岚纱缥缈,又听飞鸟啼鸣,山响谷应,置身其间,有飘飘欲仙之感。

藏山庙

    藏山庙名曰“文子祠”,以赵武之谥号赵文子命名。祠庙始建无考,现存碑碣中有金大定十二年(1172)重修碑记。现存的古建筑中除寝宫为元代所建外,其余大都是明嘉靖、万历年间和清代多次修葺与增建的。

    藏山庙大小三十多处亭台楼阁皆倚山傍壁而筑,气势雄伟。祠庙座北面南,依次将山门、牌楼、戏台、钟鼓二楼、东西碑房、正殿、寝宫、梳洗楼等主体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附属建筑置于院落之外,区别鲜明,主次有序,是按照宫廷建筑的特征而设计的。其主体藏孤洞建筑文子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景观

    北嶂石削为屏,崖下深邃,依崖建造殿堂,“正殿”祠奉赵武。东侧有“报恩祠”,祀程婴、韩厥、公孙杵臼;西侧山腰有“藏孤洞”,为天然石洞,僻静幽深,风雨不侵,洞前立有石碑,记载藏孤之事。“报恩祠”旁,“梳洗楼”凿崖而建。登楼俯视,如临深渊。东去山麓有“滴水崖”,崖上岩洞,深邃莫测,洞内积水成潭,水色泓碧,名曰“龙潭”,亦称“黑龙潭”。

发展现状

    伴随着盂县藏山风景区标志性建筑———景区大门的落成,藏山用于景区建设的资金超过8000万元,已经修建和完善了以“育孤园”、中华藏孤胜地、三教文化胜地、仙人峰自然生态区四大旅游版块,建成了158个旅游景点,景区面积也从2003年的不足3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0平方公里。至此,藏山景区在全力打造三晋第一历史文化名山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藏孤洞

    藏山风景区按照“修旧复旧”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的景区、景点建设。自2003年改制后,藏山景区确立了弘扬“忠义”文化、建设秀美家乡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打造“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名山”的目标,制定出景区三期建设规划,使景区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在景区完成的一期建设项目中,藏山投入4000多万元,对景区内历史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建成了日出水量达1200吨的深水井,修建以“三湖、三瀑、一河、一洞”等多项景观,改变了有山没水的旅游缺憾。在二期建设规划中,藏山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自然植物园、生态停车场、标志性大门、综合办公楼、风情园、养老院、孤儿学校、五星级宾馆等项目。

    截止2006年,前4项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其余项目将在2007年底完成。在三期建设规划中,藏山还将投资5000万元,进一步完善仙人峰自然生态区和景区娱乐服务设施。全部建设规划完工,预计将在2008年4月底。届时,景区将形成以“吃、住、游、玩、购”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风景也将实现由平面转向立体、静态变为动态转变。在景区加大建设的同时,藏山景区还投入资金,加大了对景区的宣传力度,通过邀请中央电视台拍摄了景区风光宣传片,制作DVD、印刷挂历,在省内交通要道树立广告牌等多种方式,加大了景区宣传力度,并在景区举办了太原、石家庄各大旅行社参加的旅游推介会,协办了山西省第三届导游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

历史价值

    藏山是中华沧桑变迁的一幅重彩画卷:有藏山藏孤之历史,然后才有赵氏一脉,而后才有赵简子、赵襄子,才有韩赵魏三家分晋,方有立国二百多年的七雄之一赵国。倘若没有赵氏孤儿一说,就不会在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赵国的位置……为完善藏山旅游景区,再现历史的真实,1996年新建“春秋战国城”,为景区增添了耐人寻味的一页。“春秋战国城”北靠笏峰,南依小东山,位于藏山祠龙风松东面,建筑面积 1万平方米。周围山势峭拔 ,林木茂盛 ,风景优美。建筑整体布局按照中国古老的“八卦图”设计,其中心为“百家坛”。由此辐射向八个方位,将群雄殿、将相府、忠烈馆、古战场等馆室有机结合在一起,形乱而神凝。游览者可感受与藏山祠“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同一历史时代列国争雄、百家争鸣的历史氛围。

    景区成为阳泉市旅游行业的纳税大户,并带动周边“农家乐”等旅游经济迅速发展。藏山以颂扬高尚的民族忠义精神和古朴典雅的庙宇环境而荣获“山西省德育教育基地”、“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等称号,忠直、正义的传统美德已根植于藏山文化之中。杨连富的旅游经济之梦随“忠义文化”将不断延伸。

小锦(2014-10-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