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从明、清开始,就形成了习俗,并经历了起源于民间而生、植根于民间而荣、传承于现代而兴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民间醒狮艺术在建设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并重,推进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思路,努力弘扬民间醒狮艺术,大力发展民间醒狮文化,全县民间醒狮活动空前活跃,醒狮艺术已成为该县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牌。
舞狮是一门集武术、舞蹈、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醒狮团队少则40、50人,多则100多人。舞狮时,狮子随着鼓点的轻、重、缓、急,做出千姿百态的动作与喜、怒、哀、乐的表情。舞狮的动作有搔头、擦脚、洗耳和舐毛等。在表演上分为狮子出洞、窥测方向、欢天喜地、打盹、抓痒、采青等,民间醒狮按地域分为南狮和北狮,遂溪县醒狮属南狮,其造型身披麟甲,色彩五彩缤纷。表演时突出喜、怒、疑、惊、睡、醒等感情变化。特别是群狮起舞时更显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遂溪县把醒狮艺术提高到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去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展民间醒狮艺术。每逢重大节日,遂溪县各级党委政府都精心策划和组织醒狮表演活动,营造热烈、祥和、文明的节日文化氛围。同时多次组织醒狮团参加市、省、全国以至国际性表演赛。2003年12月遂溪被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09424379.html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wm23.cn/zyqing2308
我的新浪微博主页 http://weibo.com/u/2792212941
我的新浪博客主页 http://blog.sina.com.cn/u/279221294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