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片粉(五)

家乡区县: 绵阳市三台县

      梓潼是个丘陵山区县,位于川西北绵阳市境内。梓潼境内川陕公路两侧多为历朝历代种植的柏树,一人合抱的大树比比皆是。柏树树龄很长,最老的柏树甚至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这就是驰名中外的翠云蓢。七曲山大庙就位于翠云廊路边。这是道教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庙,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文昌帝君可不得了,他就是文曲星。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现代参加高考的学生,只要有那个经济条件的,都愿意亲自到梓潼七曲山大庙来烧高香许愿,以保佑自己在考试中金榜题名。
梓潼县能够拥有文昌帝君的祖庭,成为普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这真是它的莫大幸运。除了翠云蓢和七曲山大庙外,梓潼片粉也是梓潼县的一张名片。梓潼属于丘陵山区县,盛产水稻、小麦、红苕和豆类,这给梓潼片粉的生产提供了条件。“片”,跟形状有关,一片一片的,大约有成人大拇指那么宽,最宽的可达一寸。“粉”,则是跟原料有关,米粉、凉粉、粉皮、苕粉、荞面等小吃,都需要通过某种工艺将食材中的淀粉提取出来,梓潼片粉也不例外。它采用优质绿豆、豌豆和红苕淀粉为主料,其中以绿豆为最佳。按照民间传统工艺,配以清甜井水,精细操作。首先将青菜汁、韭菜汁中的自然色素与淀粉稀释成浆,舀入平底圆形金属锅内荡平,放入沸水锅中摆动数下,待粉浆凝结成薄膜状,将平锅提出,放入清水冷却,然后起出,平铺在桌上,照此分法码至约1~3寸高,用刀切成宽约一寸的长条,吃时一片一片撕开,薄滑透明,故称片粉。
梓潼片粉是“梓潼三绝”之一,三绝都是美食。在梓潼县城,我第一次吃到了传说中的片粉。一大团片粉摆在摊主的不锈钢摆盘上,一根片粉就有10多厘米长,黄亮亮的,闪着诱人的光泽。如果再窄一点,就和粉皮差不多了。从制作工艺可以看出,梓潼片粉的颜色如果不怕麻烦,可以变出很多种,淀粉中如果兑入了韭菜汁则片粉颜色偏绿,如果兑入苋菜(蜀地端午节餐桌上的必备蔬菜,炝炒后菜汁呈红色)汁,片粉颜色不就偏红了吗?
“老板,来碗梓潼片粉!”片粉摊由小三轮改建而成,摊主是位大婶。她一边麻利地抓片粉、放佐料,一边自豪地说“梓潼片粉”是这里的招牌小吃,外地人过梓潼,不吃一碗片粉那就算白来了。梓潼片粉折叠在白净的瓷碗里端过来,层次分明,隐约可见打底的豆芽菜,片粉上撒着葱花、蒜粒、花椒粉和熟油辣子,这些颜色搭配起来真是养眼。用筷子慢悠悠地搅拌均匀了,夹起一段片粉送进嘴里,柔韧耐嚼,味香爽口,似乎一股凉意在全身血管游走,顿觉暑热全消,这是品尝其他小吃从来没有过的感受。如果在梓潼片粉里再加上少许芥末油,我想食客尝后更会叫绝。过春节时,春卷蘸料中通常放有芥末油。过去我吃不来,不敢吃,尝过蘸有芥末油的春卷后,总觉得怒发冲冠似的,一股冲劲从口腔直冲天灵盖,似乎要把我的头骨掀开。然而冲劲过后,全身舒坦。同是凉拌小吃,片粉本来就入口凉爽,如果再加上芥末油的冲劲儿,那味道不就更绝了吗?

何洋(2014-10-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