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普集高中

家乡区县: 陕西省武功县

  普集高级中学建于1954年,属陕西省重点中学。学校地处武功县城西侧,北临陇海铁路,南依西宝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学校占地130亩,建筑面积52200平方米,现有70个教学班,4600多名学生,213名教职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全面发展的方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高等院校输送了逾万名合格人才,先后有63名尖子生考入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 236名学生荣获省级奥林匹克竞赛奖,数学、化学学科多次获省级“团体优胜奖”。学校被市教育局评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1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教师76人,一级教师82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省市骨干教师54人.学校经过五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成果显著,硕果累累,辉煌数度,誉满三秦。

2教学特色

省级标准化高中———武功县普集高中,新一届领导班子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积极实施“名校品牌”战略,严抓细管,务求实效,学校步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新路子。   “新”。该校坚持以人为本,环境育人,注重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聘请专家精心设计绿化美化方案,共投资60万元建造景观花园,搭建绿阴长廊。在师生中广泛征集校训、标语,设置固定标语、牌匾200多幅,在教室和楼道悬挂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做到了让每块墙壁会说话、每寸土地能育人,让学生处处能触摸到文化痕迹,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优美的环境中身心得到熏陶。   “严”。教师管理突出“严”。学校制定了《普集高中教职工工作制度》、《普集高中教职工工作手册》、《普集高中教职工考勤细则》,积极实行领导分包下的带班制、巡查制、抽查制,建立值班日志,记录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学生管理落实“严”。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德育档案,实行“班主任、科任教师、政教处、值班领导”四个层次全天候的检查和学生德育积分制度,把学生的纪律观念、日常行为、思想表现纳入个人考核中,每天记录、每周小结公布。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印发了联系卡,向家长公布学校管理层及科任教师的联系方式,及时沟通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学习、生活情况,基本消除了学生迟到、无故旷课,上网玩游戏的不良行为,学风、班风、校风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后勤管理体现“严”。学校积极推行后勤服务化管理,加大学生食堂和公寓楼管理力度,进一步扩大后勤服务学生的范围。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标准,对随时发生的收费项目,实行公示制度和通报家长制度,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细”。质量目标细化。学校建立了教育质量监控网络体系,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年级初始成绩,进行质量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新学期的质量指标和系数,与每位教师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提出质量目标学科要求,进一步夯实质量责任,从而形成上下一心、争创一流抓质量的新局面。管理层级细化。

3发展历程

创建初期,仅设5个初中班,学生264名,1956年设两个高中班,成为全县第一所完全中学。1962年发展到21个教学班,学生1300名,1985年撤销初中部,改为县办高级中学。2002年已发展到53个教学班,学生3228名,教职工145名,其中专任教师114名,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20名,一级教师53名,本科学历100%。近年来,学校以“铸名牌、创一流、出特色”为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教育质量连年上台阶。1984年至2002年,学校获省级先进集体8项、获市级先进集体32项。1984年被评为市级重点中学,2001年10月被评为省级重点中学。

4发展前景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制定了“高起点、严要求、重规律、求实效、高品质”的工作要求,落实了“关注实际问题,实施有效管理,推进有效教学,打造优质教育”的行动方略,将有效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管理全程。积极推行“六树六争”,即学校“树一流名校意识,争创示范校园”,“树全面质量意识,争做人才摇篮”;教师“树强烈责任意识,争做先进教师”,“树全员服务意识,争做优秀员工”;学生“树高尚品德意识,争做合格公民”, “树勤奋刻苦意识,争做学习标兵”。从 “四抓四促” 着手,即抓管理促校风形成,抓教学促质量提高,抓考核促落实兑现,抓服务促校园和谐,推进了教育的科学发展。优化管理机制,实施精细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三个满意”,创建陕西一流名校。

 

+++路从今夜白-饭(2014-10-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