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梯田让人叹为观止,一个个故事引人入胜,一片片绿茶醇香回味…… 早晨,云未散去,太阳初露峥嵘之时,来到元江的南岸,一幅巨大的美卷跃入眼帘,层层梯子带你触摸天际——那地方叫那诺,一个距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县城66公里的乡镇;一个因云海梯田景观和哈尼民族文化而闻名的地方……
一年四季变化无穷
那诺乡人口不到两万,民族以哈尼族为主,是哈尼文化走廊的上游地段,与名噪四方的元阳梯田具有同样的人文自然环境。明代的徐光启就曾在《农政全书》中将哈尼梯田列入全国七大田制之一,称为“世外梯田”。
那诺梯田反映了哈尼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它在每个季节都令人叹为观止:春天栽秧之前的梯田轮廓清晰,色彩明丽;夏日梯田绿油油、生机盎然;秋日稻谷成熟,一派丰收景象;而到了冬天,梯田云雾缭绕、变幻莫测。近万亩的梯田沿着高耸入云的哀牢山从山脚一直修到山顶,层层叠叠、埂回沟转、鳞次栉比,把一块块梯田连成一级级让人叹为观止的“天梯”。
梯田“绣”在山梁上,村庄嵌在梯田中,一年四季,变化无穷,美不胜收。
感受哈尼农耕文化
那诺哈尼云海梯田最佳的观景季节是每年的十一月至次年的三月,这期间,千余米的山谷,因红河低海拔热潮的抬升与哀牢山腰杆的冷空气交融,充满厚的薄的云雾,随风力莫测地变幻,缭绕变换出莫测的云海,那诺就会出现云海梯田奇观,像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般美丽,素有“何必再忆桃花源”的客观评价和赞美。
“云海梯田满哀牢,茫茫云海绕元江”, 这里是骚人墨客和摄影家的理想去处,也曾有一批外国客人到此寻根、考察。在这里,你可以领略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统一,感受勤劳智慧的哈尼人民创造出的农耕梯田文化。那诺的哈尼族不仅创造了雄伟壮丽的梯田景观,还创造了文化艺术、民间歌舞、服饰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夜听老人“讲古”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围绕农耕稻作来举行,有庆祝丰收的“哈尼十月年”,有预示春耕开始的“黄饭节”,有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苦扎扎节”等,其中“哈尼十月年”最为隆重,最具传统色彩。
“哈尼十月年”从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到下一个属龙日,是哈尼族的“大年”,哈尼话叫做“扎特勒”,是哈尼族最隆重的节日,要过13天。“十月年”最吸引人的就是长街宴,每家每户把饭菜摆到屋前巷道,一家接一家,绵延几百米。这时到那诺来,就可以体验哈尼族过年时的欢畅,还可以感受别样的哈尼风俗。每当这时,青年人聚集在一起打跳,夜里围着篝火听老人讲述历史,称做“讲古”。
品猪街生态绿茶
那诺乡的猪街,以绿茶而闻名,而且历史悠久,是哈尼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元明清时期,猪街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因战略位置的重要,明清以来一直派兵把守驻扎,营盘因此而得名。晚清至民国时期,仅猪街的营盘、水井、二掌3个自然村的汉族就先后有10多个经营茶的茶号。茶叶最兴盛时,猪街一带的种茶面积上万亩。民国初年,猪街茶曾参加全省的“赛宝大会”获金奖。
在云南省茶科所成立后,为发展云南茶叶生产,选育良种,猪街茶产地被列为我省茶叶重点调查区域之一。
猪街生态茶生长于高海拔的哀牢云雾山中,独特的气候特征孕育了品质上乘的猪街生态茶。加上厚重的茶文化,让猪街生态茶增添了几分魅力。去那诺,一定得尝一尝这茶叶,喝一口,清凉爽口,醇香回甜。
云海梯田的美食馈赠
那诺典型的立体气候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境内绿色植物十分丰富,加上哈尼族独特的美食制作技术,造就了可口的哈尼美食。
哈尼梯田极其适合鱼类生长,哈尼族有在稻田放养鱼的习惯。由于鱼吃稻田中的杂草、虫子等,稻子又吸收鱼粪,从而实现了稻鱼生态系统相互共生利用,达到了稻鱼双丰收的效果。因此那诺不但盛产优质大米,还盛产谷茬鱼和野生黄鳝。另外,鸭子不必说,就说说那产自那诺的绿壳鸭蛋,个大、心红,经过盐水腌制,蒸熟切开后,红彤彤的蛋心镶嵌在乳白色的蛋白间,色彩显目,芳香可口。
到了那诺,你可以观云海梯田、品猪街绿茶、看哈尼风情、尝哈尼美食,还可以体验哀牢山哈尼民族淳朴自然的生活。这样美丽的地方,值得一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