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铺满长江,黄鹤鸣钟,三镇上回荡,码头千帆欢唱,蛇山之下,百年户部巷熙熙攘攘,一日三餐里,那早点最重要,老人家常讲,那早上要吃好。”一曲过早歌划破寂静的晨空,敲响了新一天的钟声。武昌户部巷,“汉味早点第一巷”位于武昌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面临浩瀚长江,南枕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户部巷很早就以经营汉味早点而闻名,如热干面、糊汤粉、牛肉面粉、面窝、汤包等独特汉味早点经营,经久不衰。2002年以来,武昌区政府在重塑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按照“汉味早点第一巷”的定位,对户部巷进行整体打造。经过多年的建设改造,户部巷已由原来的147米长、3米宽、12家小吃经营户的小巷,发展成为由户部巷老巷、自由路中段、民主路西端和都府堤南段组成,集小吃、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年接待游客逾千万的汉味特色风情街区,各类经营户530多个,其中从事小吃经营230余户,经营特色美食过千种。
“汉味早点第一巷”扬名以后,吸引了一批百年老字号小吃企业扎堆于此,如大中华酒楼、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老谦记豆丝等;还有近年来已声名远播的汉味小吃品牌,如精武鸭脖、周黑鸭、新农牛肉等也来此安家落户,以及户部巷本土孕育的石记热干面、陈记牛肉面、徐嫂糊汤粉、今楚汤包、多乎斋豆皮等数十个汉味小吃品牌使户部巷成为了汉味小吃的代名词,也是登名楼、逛名街、品名吃、观名景的老武昌的新天地。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蔡林记了,提起蔡林记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那你如果来到户部巷,却说不知道,可真要被笑话了。其实,蔡林记就是一家经营热干面系列小吃为特色,近百年的老字号小吃面馆。其热干面,晶洁爽口,味道鲜美,深受广大市民的赞赏,享有武汉名小吃的美誉。而今,热干面已遍及江城,历久不衰,武汉人吃早餐,更是离不开这一种具特色的面食。名誉三镇的百年老店蔡林记,于09年春节落户户部巷,就使得汉味小吃第一巷的汉味更浓。
每次走到户部巷,就会想起那些读书的日子,好怀念那时吃过的早点,其中,让我记忆尤深的要数热干面、烧梅还有豆皮了。我还记得那时唱的最多的一句:“来一捞,热干面,芝麻酱,拌着麻油,黑黑发亮,加一盘,三鲜豆皮,金甲衣,四四方方,微醺酥香”,把热干面和豆皮描刻的尤为贴切。它也让我想起了初中时那段的难忘岁月,真挚的友情,和她们开心的打闹场景。
你想来品味武昌历史小巷——户部巷的美味吗?那你还在等什么,快来和我一起游历武汉,品味这人间百味吧!
欢迎关注我的新浪博客:淡紫心蓝shell
http://blog.sina.com.cn/danzixinlan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我的个人主页: http://abc.wm23.com/H109749143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