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大石三宝:慈菇、马蹄、灯心草

家乡区县: 广州市番禺区

【慈菇】

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它在番禺种植的历史有300多年,是大石镇的传统土特产品。慈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须根系,匍匐茎末端积累养分,其个头较大,球茎扁园形,肉质坚实,皮和肉均呈黄白色,含丰富淀粉质,风味独特,是春节期间应节的上佳品种。耐储运。因其“慈菇丁”的形象成为春节期间应节佳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政府立项扶持,大石慈菇的生产环境和技术水平得到改善,产品质量逐步提高,远销海内外。目前,慈菇主要分布于大石镇沙溪、洛溪、大兴、东乡等村,近年每年种植面积1200多亩,一般亩产1600公斤,年总产量2000多吨。大石慈菇栽种于低洼、肥沃的水田里,由于栽培条件好,出产的慈菇个体较大,质量特优。每年8月上旬种植,12月底至翌年2月采收上市。

 

【马蹄】

马蹄,又名荸荠、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地梨、茨瓜儿、水栗、芍、凫茈、乌芋、菩荠、地梨、茨瓜儿大石马蹄体形较大,肉质洁白爽脆,清甜无渣,有温中益气、清热开胃、明目清音等功效。马蹄可磨成“马蹄粉”,以此制作的“马蹄糕”是岭南的传统美食。目前大石马蹄种植面积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马蹄粉时至今日仍是大石地区著名的土特产之一。

 

【灯芯草】

灯芯草为大石闻名的土特产,从明清时代开端,大石不少家庭妇女在农作之余都从事“灯芯花”手工艺制造。灯芯草的用处广泛,除作为手工艺品外,还可入药,治心烦口渴、唇舌生疮、尿路感染、小便不畅、疟疾等症。
灯芯草为大石闻名的土特产,从明清时代开端,在大石官坑、会江、诜村、猛涌、礼村、植村、河村、山西、东联等地,有不少家庭妇女在农作之余都从事“灯芯花”手工艺制造。灯芯草的制造工艺繁复而精深,扎灯芯球只要大石区域才有,是当地传统的手工艺产物,“灯草市”杰出其显着的专业性。灯芯草的用处广泛,除作为手工艺品外,还可入药,治心烦口渴、唇舌生疮、尿路感染、小便不畅、疟疾等症。大石灯芯草名扬海内外,每年出产的灯芯(条状)和灯芯花(球状)大部分出口销往国外,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区域,成为大石知名度甚高的国际品牌农副产物。

 

阮绮雯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wrqw1203

阮绮雯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4624466.html

阮绮雯微博:http://weibo.com/wrqw/

阮绮雯新浪博客:http://bolg.sina.com.cn/u/1762258464

叫我绮雯仔(2014-10-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