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例如《庶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莲坡诗话》3卷的作者查为仁,清代诗人梅成栋,民间艺术家张明山,清末爱国将领聂士成,京剧演员孙菊仙,画家张兆祥等等。他们都出生在北辰,在北辰生活,在北辰找到了生活的热情与信仰。
赵之符字尔合,号怡斋,北仓村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左佥都御史。他为官20年,当谏官13年,奉公无私,多次为民请命。他的奏疏多为朝廷重视,如说陕西、山东旱蝗,“请酌行赈穷之法,缓征国赋”;说畿辅旱,“当命大臣清刑狱”等,康熙帝大都采纳。[12] 吴士俊 (1800~1883),字傅俨,北仓村人。祖父名圻,岁贡生;父名彰,举人,官训导。清道光五年(1825)举人,十三年进士。以知县发任湖南历宰、黔阳、辰溪、清泉、零陵、权知、茶陵、武冈等州,长沙、宝庆等府,迁郴州、直隶知州。二十六年(1846)谢病归里。
杨连弟,1919年出生于天津市北仓镇。他家境贫穷,14岁时学鞋匠,以后又当过电工、架子工,给资本家卖了十几年苦力,也练就了一身登高技能。1949年初,天津解放后,杨连弟告别家人,与干过架子工的同伴一起,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铁道兵纵队。 1949年春,杨连弟在修复石门(今石家庄)到北戴河铁路沿线桥梁的过程中初显身手,为连队解决了不少施工难题,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师傅”。
1949年夏,铁道兵部队开往豫西,担负了修复陇海铁路8号桥的任务。这座桥是当时全国第一高桥,桥墩高达45米,上指蓝天,下临深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它几次被炸毁。为了保障进军大西北,需要尽快修复此桥,首要任务是上到高耸的桥墩上,把它们铲平后重新架梁。由于缺乏施工机械,如何爬上桥墩成了难题。团首长把全团同志拉到大桥下,动员大家想办法。杨连弟经仔细观察,发现每个桥墩上每隔三米就有一根修桥时留下的铁夹板,虽然只有几寸宽,却勉强能站一个人,便大胆提出一个方案:用一根带钩的杆子钩住铁夹板上的圆孔,人顺着杆子爬上去,然后把脚手杆绑在铁夹板上,以此方法搭成单面云梯。团领导批准后,杨连弟在全团注视下,手持长杆第一个攀登,冒着随时坠落的危险,经数小时奋战,终于登上桥墩。当时在陇海铁路上工作多年的桥梁专家不禁赞叹:“战士中真有能人啊!”
1950年9月,他被部队选派到北京,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接见,并在天安门参加了国庆一周年观礼。作为一个旧社会受尽欺凌的穷苦工人出身的战士,杨连弟当时无比激动,决心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斗,并向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 1950年11月,杨连弟随铁道兵入朝参战。在抢修沸流江大桥的战斗中,他根据敌机轰炸的规律,大胆提出利用敌人轰炸间隙白天施工的建议,大大加快了抢修进度。此经验在铁道兵各部队得到推广。1951年3月,杨连弟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1年7月,杨连弟被提拔为副排长,不久随部队来到清川江大桥。当时,恰逢朝鲜北部发生特大洪水。为修复江心桥墩,杨连弟提出搭钢轨浮桥,并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1951年9月,杨连弟被选为志愿军国庆观礼代表团代表回到北京,并出席了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此后,他又随志愿军代表团在华北各地巡回报告英雄事迹。回到朝鲜前线后,杨连弟升为副连长。1952年5月15日,他在清川江大桥下,被一颗突然爆炸的定时炸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年仅33岁。随后,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杨连弟“一级英雄”称号,并追记特等功,命名他生前所在连队为“杨连弟连”。他还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温家宝总理也是我们北辰人。他的人生履历颇为丰富。1960-1965年 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一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1965-1968年 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1968-1978年 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技术员、政治干事、队政治处负责人。1978-1979年 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党委常委、副队长。1979-1981年 甘肃省地质局副处长、工程师。1981-1982年 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1982-1983年 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党组成员。1983-1985年 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1985-1986年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1986-1987年中央办公厅主任。1987-1992年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1992-1993年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1993-1997年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7-1998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98-2002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2002-2003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金融工委书记。2003-2013年3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至2012年11月),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