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的《随遇而安》说起小时候对西安的印象,不是兵马俑大雁塔,而是小笼包。长沙之行,很好,迟到人与恰好晚点的火车,5A不售票的岳麓山,不期而遇的烟火,橘子洲的巨石像,青春定格于蜡像馆的偶像,奇形怪状的美食,也许有一天也会渐渐模糊,不忘的是下午湖边的夕阳,听着铭榜手机里的曲目,听他淡淡地说,我最喜欢这句歌词呢:也许喜欢怀念你多于看见你,我也许喜欢想象你多于得到你。我们都笑了,心照不宣,每个人大抵都是有故事的吧,假装的坚强也是坚强,即使秘密都有重量
回民街美食:
从第一次到回民街的时候就爱上了这里,每周至少要在这里吃上一次饭才不觉得年华虚度。每每从饭馆子里出来的时候,总是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我能把回民街里的每家饭馆都吃个遍呢?
牛羊肉泡馍
西安的风味美馔,历史悠久,以牛羊肉泡馍最享盛名。它香醇味美,粘绵韧滑,烹制精细,肉烂汤浓,营养丰富,香气四溢。食后更是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最佳。
推荐:
果渊斋米家(老店——本地坊上人常吃的店):北广济街277号(近北广济街北口);
老米家:北广济街南口(近回访入口)
老刘家:北广济街101号(近北广济街南口)
心得:泡馍自己掰的才好吃,就是累了点
小酥肉
西安回民街的定家小酥肉在西安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当地极受欢迎,众多食客慕名前往。
其黄色的小钵盛着小酥肉,肉面上泛着一层金黄色的油,大块大块的肉若隐若现,夹起一块发现肉的外面还裹着一层薄粉。咬一口,滑嫩鲜香,完全不是用味精调制出来的味道。这是,再将肉汁浇到米饭上,再泼上这家的辣子油,淋上芝麻粒,味道香而不辣。肉和饭就着吃,一定吃到肚歪才能罢手。
定家小酥肉
推荐:
定家小酥肉:北广济街与大皮院丁字口(盛志旺酿皮隔壁)
甑糕
甑糕是西安特色小吃,源于周,历史悠久。蒸糕的深口大锅古名为“甑”,因此得名。甑糕质地柔软细腻,这种甜品小吃使用糯米、芸豆和红枣等蒸成,熟后香味四溢。
甑糕的下层白饭渗入枣色,呈鲜润的绛红色泽,上面一层芸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层便是暗红色的枣泥,最后枣泥上又撒一层碧绿的葡萄干,卖相诱人。
甑糕口感黏软香甜,又很饱腹,是当地人喜吃的食品。
甑糕
东南亚甑糕
推荐:
东南亚甑糕:北广济街与西羊市十字(麻家十字)东北角
心得:每天都有些人在排队买他家的,看起来就流口水味道也不会让人失望啊
腊牛肉
推荐:
刘纪孝腊牛羊肉店:北广济街187号(北广济街与西羊市十字(麻家十字)东南角)
辇止坡老童家:北广济街162号(近麻家十字)
稀糊烂腊牛羊肉:北广济街中段196号(近甜唐客)
心得:回民街的腊牛羊肉的味道很好,都是他们自己秘制的。过年的时候腊牛羊肉的店都是排长队啊(央视新闻说,堪比春运),据说刘纪孝每天赚的钱都是银行的押钞车来拉 ,真是太可怕了。
小炒泡馍
小炒泡馍在当地简称为“小炒”,和牛羊肉泡馍一样,是回民的清真特色食品,但在做法上有区别:普通泡馍是煮出来的,而小炒则是抄出来的。在用料上,小炒增加了黄花菜、木耳、青菜、豆腐干、鸡蛋等配料,加上切成小块的牛肉,直接用油泼辣子和醋一起炒制。
小炒的味道既有泡馍的浓郁厚重,又有酸辣爽口的独到滋味。
推荐:
马峰小炒:北广济街254号(近北广济街北口)
老乌家特色小炒:大皮院91号
心得:回民街的小炒泡馍有很多家,味道都很不错,配着糖蒜很优秀的味道,酸酸辣辣,半夜里总是在想这个味道,口水直流······
肉丸胡辣汤
肉丸胡辣汤是西安回民街的特色清真食品。是西安人最受欢迎的早餐之一(午餐,尤其夜宵也可)。
肉丸糊辣汤另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叫八珍汤,叫八珍自然夸张,不过这也说明糊辣汤“内容”很多。肉丸胡辣汤源自西安,可以说是蔬菜牛肉丸子汤,或者说是牛肉丸烩菜,但是区别于外地的是汤要勾芡。汤里有浑圆的牛肉丸子,切成块状的土豆、莲花白、胡萝卜、菜花、木耳、黄花、冬瓜等。先用牛羊骨熬汤,下牛肉丸,烩菜,最后勾芡而成。
煮牛羊肉是回民的传统项目。调料的丰富和火候的掌握也极为熟练。把重口味的胡椒分量减轻,以便更加能突出肉和菜的口味。用回民常用的牛肉丸子,更有口感和实在。
胡辣汤吃罢舌尖发麻(花椒惹得祸),微微冒汗,浑身舒坦,滋味难忘
推荐:
老刘家伊味香肉丸糊辣汤:大皮院89号
马尔里胡辣汤:洒金桥113号
心得:喝胡辣汤感觉全身都是暖洋洋的,是西安的特色美食,必须要尝,肉丸非常美味。
粉蒸肉
西安回民街的粉蒸肉是采用牛羊肉制作的特色清真食品。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
推荐:
马建山口口香粉蒸肉:洒金桥清真西寺门口
赵家粉蒸肉:西羊市街内偏东段路北(麻乃馄饨隔壁)
心得:粉蒸肉软软的,很香很好吃,肉食动物不能错过呀。
卤汁凉粉
卤汁凉粉也是回民街名吃中的一份子。这种陕西特有的风味小吃爽口惬意,美不胜言,是非常具有地方风味的特色小吃。
卤汁凉粉是夏令食品,是因为它调料口味麻、辣、酸、呛、香,加之凉爽上口适合当地人的饮食口味,所已是当地人喜爱的风味食品。卤汁凉粉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起初只是卤汁泡馍,佐以各种调料或吃单走(即纯吃汤和凉粉)。
至现时,经营者在不断研究探索的基础上,配加茶鸡蛋、变蛋等,再配以喝酸梅汤、砖茶使原汁美味更上一层楼。
推荐:
宏顺祥卤汁凉粉:北广济街与大皮院丁字口(近盛志旺酿皮)
心得:凉粉作为小吃真是棒极了,配上附近甜唐客的饮品或者花奶奶的酸梅汤,真心不错!
酸梅汤
酸梅汤是西安传统的消暑饮料,在炎热的季节,多数人家会买乌梅来自行熬制冰镇后饮用。它能除热送凉,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乱、痢疾,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花奶奶酸梅汤
推荐:
花奶奶酸梅汤
心得:这家的酸梅汤最正宗,不像回民街很多街边的酸梅汤是粉冲的,而是用梅子熬出来的,回坊的人都喝他家的酸梅汤,不过时而在时而不在,运气好才碰上啊。
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它以精粉烫面制皮坯,选用肋条肉为馅心,用鲜骨髓汤打馅,配以十多种上等调料佐味。包子鲜香柔嫩、皮薄筋软、外形玲珑剔透、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
西安回民街的“贾三包子”独具风味,它“皮薄如纸,馅嫩含汤,调料香浓”,人称“三绝”,被誉为古城第一笼。
其吃法也很讲究。首先要现蒸现吃,才能得其真味;二是手法特別,先用筷子夹住包子收口处,轻轻上提、左右摆动,使包子底逐渐脱离笼垫,用汤匙托住包子咬破一个小口,轻轻吹气,稍涼之后吸出汤汁,最后再将包子蘸着佐汁吃。虽然程序复杂,但如果不这样慢慢做,则很容易被汤汁烫到,可以说是“心急吃不了灌汤包”。只有慢慢享用,才能尝出馅滑、汤浓、皮筋韧的美味。
贾三灌汤包
推荐:
贾三清真灌汤包子馆(老店):西羊市街121号(近北广济街与西羊市十字);北院门店:北院门93号(近西羊市东口)
心得:这家灌汤包很出名,不过包子店就是包子好吃,里面的凉皮就不说啦,哈哈。
镜糕
镜糕是一种来自西安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有上百年历史。“小如镜,也圆如镜,厚不盈指”,是对镜糕这物件最贴切的描述。
镜糕是与甑糕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传统小吃食品。镜糕色泽白嫩,形状小小的,圆圆的,颇似一面小镜子,故而得名“镜糕”。
镜糕选用品质上乘的糯米粉装入小小的木质蒸笼之内,再辅以各种配料蒸制而成。白色糕面点缀红、绿、黄糖粒,色泽看上去鲜嫩诱人,食用时蘸着黑色芝麻再刷点玫瑰酱,散发出莫名香气,远远的就可闻到,有草莓、蓝莓、哈密瓜、菠萝、苹果、玫瑰、沙拉、麻辣等多种口味。入口绵软,甜甜的,香香的,味道非常不错。
镜糕
心得:大街小巷很多呀,个人喜好玫瑰味道的。
蜂蜜凉粽
蜂蜜凉粽,是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也是西安回民街特色的清真食品之一。蜂蜜凉粽摊点在回民街四处可见。
蜂蜜凉粽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别有风味。每当夏季来临之时,在西安古城就有既不包馅,又不夹果,全用糯米制成的夏令风味小吃蜂蜜凉粽子。
蜂蜜凉粽心得:很舒服的味道,建议没有吃过甜粽子的南方人尝一尝呀!
烤肉
西安回民街的烤肉也是一大特色。虽说烤肉源于新疆,但经过时代的变迁和西安的磨砺,自配的烤肉酱料,肉块小而薄,每串必配上肥肉才能做出汁浓、味美的烤肉来,早已形成西安烤肉自有的特色风味。
对于散落于街道两旁诸多的烤肉摊点来说,来西安,那是一定要品尝一下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