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尾”,它虽然没有看不尽的高楼大厦为它装饰,没有发达的经济为它奠基,没有进步的科技为它撑腰,但是我相信它在每个汕尾“胶己人”来说,它是说不尽的回忆与感情。所谓的家乡就是你可以一天到晚的数落它多少的不是,却绝不允许别人辱骂它一句的地方,我为自己出生在汕尾而骄傲,我在此为我美丽的家乡汕尾代言。
汕尾原名“汕美”,滨临南海,盛产鱼虾,素以滨海鱼港著称,有美丽的滨海风光,故得“汕美”之名。由于汕尾地处广东省南部未端,旧时曾俗称“尾省”。“尾”与“美”谐音,人们便渐渐地把“汕美”称为“汕尾”,汕尾由此而得名。汕尾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特别明显。气候温和,水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多种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汕尾市现辖市城区、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红海湾等经济开发试验区、华侨管理区,而我是出生在汕尾市城区的红海湾人。汕尾市虽然只是建市不久的小城市,但就依靠着海洋资源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着,目前全市总人口达24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7万。 汕尾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着传承已久的渔民文化,目前也是广东省著名的渔场之一。境内鱼、虾、蟹、贝、藻类齐全,渔业生产已有数百年历史,大量生产的有蓝园参(池鱼)、海鲶(赤鱼)、竹夹鱼、鲇鱼、大眼鲷 (目鲢)、大甲参、石斑、鲍鱼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品种。汕尾市依山傍水,所以也有着很多美丽的旅游景点,如我的老家红海湾、玄武石山、莲花山、凤山妈祖庙等,有着蔚蓝的海水与洁白的沙滩,突兀的奇礁与雄壮的浪涛,奇山怪石令人称奇,之后我也会在发布有关家乡的旅游等作详细介绍。
作为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海产后,自然有着很多特色的海洋美食文化,如膏蟹、鱿鱼、鲍鱼等,来到汕尾就一定要好好的吃一顿既新鲜有实惠的海鲜美食大餐。除了新鲜的海产美食外,还有这许许多多的特色小食,如猪油糖,豆腐花,海鲜,菜茶,薄饼,牛肉丸,薯粉饺,重糕果(千层糕),油煎重糕果及菜头果等等,还有汕尾人街坊邻里最喜欢聚在一起吃特色的擂茶汕尾地灵人杰,近代以来,孕育了许多革命先驱,重要历史人物和国内外知名人士。彭湃同志领导海陆丰人民举行3次武起义,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红色政权的银行——海陆丰劳动银行,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值得骄傲、引以自豪的光辉的篇章。显誉世界的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汕尾还是一个著名的侨胞乡。据说,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说法:“在每六个香港人当中,就有一个祖籍是海陆丰的!”仅举身处内陆山区的陆河县来说,全县才区区20多万人,但海外的侨胞却有三四十万之众,远比本地的人还多!一直以来,这些侨胞都十分热衷于家乡的建设事业,为把家乡早日建设得更美更福更强而出钱出力。
汕尾也有着丰富的戏剧文化,并传承已久,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正字戏,又称正音戏;白字戏,海陆丰也称之为“白字仔”,潮汕又称为“南下白字”。正字戏和白字戏,都由浙江传入福建、潮州。明代海运发达,正字戏由海运直接传人海陆丰,因海陆丰扼南北海运之险,是一个中继站、避风地和补给站,又多军旅据点。白字戏传入福建、潮州之后,渗透了闽南方言,成为闽南语系的一种地方戏了。凡闽南语系地区,如台湾、厦门、泉州、潮州、汕头、海丰、陆丰乃至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都有白字戏的流布。但到后来,白字戏却仅在物产丰阜的海陆丰扎根、生存与发展,在其它地方却早已成了绝唱。
汕尾的方言是很杂的,基本上海丰县,陆丰县,城区等,大部分地区通行的是“福佬话”。即深受客家话跟广府话影响的闽南话。而陆河县,海丰县与陆丰县的北部少部分地区,则有不小的部分讲的是深受“福佬话”影响的“客家话”。还有少量讲白话的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其它还有“占米话”,“畲语”等!其中,“占米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份但深受客家话、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
以上是我对我的家乡美丽海滨城市——汕尾市的简单大体介绍,之后我会发布相关的一些主题文章做具体的介绍,喜欢的可以关注我的。我的家乡就是我可以一天到晚的数落它多少的不是,却绝不允许别人辱骂它一句的地方,我为自己出生在汕尾而骄傲,我在此为我美丽的家乡汕尾代言。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480393155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LINKUNJI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