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虞城

家乡区县: 虞城县

好美的景色,好美的人儿,好美的虞城!

      家乡最清闲的季节是冬季,除非下雪,一般都是晴晴朗朗的,很好的太阳。抬一把椅子,拿本书,暖暖的阳光里坐了,远望着高大的白桦和掉光了叶子的柳或榆树,白杨树干泛着灰白色的光,和着青绿的杨柳的柔枝,是那么的谐调。院子里的鸡咯咯的叫着,偶尔一声牛的浑厚的“哞”叫,田园交响乐般耐听。门前或有白鹅摇摇摆摆地走过,不是很喜欢母鸡下蛋后的吵闹,满院子的叫“咯..咯达..咯咯…达”,好象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似的。下雪的日子很好玩,最先兴奋起来的是孩子们,他们并不怕冷,满村的飞跑。我不知道你到过北方没有,可曾见过几尺厚的雪,真的美极了。开始是天色灰暗,接着是一丝丝地飘落下来,然后渐渐地雪花大了起来,纷纷扬扬的,这是在白天。晚上是看不见的,只能感觉到雪花扑面或扑簌簌地落在身上肩头。一早起来,但见漫天遍野,一片银白的世界,掩盖了一切世间的污点与不洁。走在雪上,那种细软的感觉,还有脚下“咯吱、咯吱”的声音,都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韵味。出太阳了,由于天冷,雪并不立即化去。站在村外,远望去弥漫于眼的是雪,阳光的照耀下晃人的眼,这时突然会让人记起诗人艾青在《虎斑贝》里的几句:要不是一阵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从没想到会看到这么美好的阳光/

     这里的风俗是把刚刚掘好好的墓坑叫做“金井”,为什么叫做“金井”。我在闲聊的时候问过主持先生,但博学如此的先生也嘟嘟囔囊没有解释个出处来,“吉利!反正是吉利的意思!!”这是主持先生对关于“金井”这个名称下的最后断语。
      寿材在放入“金井”前,有一个风俗仪式至关重要,就是“冲棺”。据说阴间的孤魂野鬼,会在有人下葬的时候堵在坟前贪得无厌的索要过路费,并且纠缠不休,这时阳间的人就要一边烧些纸钱,安抚那些个魂魄,一边在趁野鬼哄抢纸钱的时候,把寿材一鼓作气闯开鬼群,冲到金井的上方,在着个过程当中,寿材决不可以落地,否则将会被冲开的鬼魂再次缠住,那就不得安息了。所谓“冲棺”个风俗不单单这里独有,我在很多地方都听说过。仔细想想,很多关于阴间的传说,实际上大多来自于阳间的经验,“冲棺”也是如此,由古至今,不少地方,都发生过一些市井无赖趁着与己并不相干的别家婚丧嫁娶的时候拦路闹情、强讨硬要的事情,事主家为了不挫大局,只好破财免事,快走了之。所以,以阳间之事引申为阴间之风,便很让人释然了。

我眼中的的虞城是淳朴的、善良的、宽厚的、大爱的!

 

拂晓(2014-10-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