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菜。又称荠菜,是立春后生长的一种野菜,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花白色。每当春天,大悟县内遍地皆是。地菜味道鲜美,有特殊清香。大文豪苏轼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可见,地菜之鲜美非一般能比也。地菜嫩时可食用,用此菜同猪肉或鸡蛋一起包饺子,其味道鲜美,是大悟县内一大特色食品。也可用猪油清炒,尤宜下火锅烫食,地菜软糯,油而不腻,汤味清香,开胃提神。
大悟县内民间还有在农历三月初三,用地菜花煮鸡蛋食用,以治疗头晕的习俗。关于这个习俗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此地,见乡民头疼难耐,便找来野鸡蛋和地菜。人们吃了以后,头突然不痛了。“湖北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延续至今。据说此法十分有效,无论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意愿,还是确有此事,你一试便知。记得今年三月三,我还特地和同学一起去买地菜煮的鸡蛋呢。
地菜不仅美味,而且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地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名医别录》记载“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本草纲目》记载“明目,益胃。此外,地菜有利尿、解热、止血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乳糜血尿、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血丝虫病、痢疾等。地菜中丰富的维生素C 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另据有关资料介绍,以荠菜500克,加水500克,浓煎成250克,每周服一次,每次100毫克,可预防麻疹。地菜的医用价值一时半会还真说不完,有机会你再听我一一道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