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县城西南22公里魏堌堆村北[1] ,始建于3500多年前,旧时占地数十亩,墓前有伊尹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墓冢高3米、周长50米,周围一片古柏环绕。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
伊尹名挚,据《通鉴外记》 记载:生于空桑,卒葬南亳。这里所说的空桑,据《吕氏春秋》记载:有辛氏国王的女仆冼姑,一天到伊河边的桑园采桑喂蚕,听到有一婴儿啼哭,发现在空桑树洞中放着一个被遗弃的婴儿,于是抱回抚养,直至长大成人。这里所说的“卒葬南亳”,即指葬在此地。伊尹初为有辛氏国王的做饭奴仆,后提为厨师。他自幼聪明好学,勤奋求知,对事物惯于分析探索,后来做了有辛氏国王女儿的教师。他在当厨师期间,看到人们医病吃中草药的叶、根难以下咽,就用陶器煎草药汤液帮人治病。《中药学》一书说:“商代伊尹始创汤液,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并可减低药物毒副作用。”以后便成为常用的中药剂型,使中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延续至今。故伊尹被尊为“烹饪鼻祖”,至今各地厨师业拜祖碑刻尚存。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原来是有辛氏的奴隶,擅长烹饪,颇有才学。商汤为了得到伊尹,娶了有辛氏的女儿,伊尹作为陪嫁来到商。后来,伊尹曾经对商汤有救命之恩,并且辅助商汤灭了夏,建立了商王朝。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也有关于伊尹的记载。《史记·殷本纪》云:“帝沃丁之时,伊尹卒,即葬伊尹于亳。”《商丘县志》也记载:“伊尹百岁殁,帝沃丁以礼致葬于亳,即其地也。”《通鉴外记》也记载:“生于空桑,卒葬南亳。”
据说,商汤王听说伊尹有才,以钱币聘请,有辛氏国王留而不放。商汤又向有辛氏国王求婚,有辛氏国王的女儿嫁给了商汤王,伊尹作为陪嫁之臣也到了商汤王那里。后来伊尹看到夏朝国君夏桀非常残暴,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就以“烹饪做汤”的道理劝说商汤王伐夏救民。商汤王看伊尹很有雄才大略,精通治国之首,就任伊尹为国政。伊尹辅佐商汤南征北战,推翻了夏桀王朝,建立了商朝,在南亳即现在的谷熟镇建立了商都。伊尹又辅佐商汤“铸金钱,制礼乐,定献令,迁九鼎于商都”。铸金钱,以便于人们进行物资交易;制礼乐,即制定国家礼仪、国乐,使整个国家达到文明有序;定献令,说是制定国家法律法规,惩治坏人,使统治者廉政爱民,群众安居乐业。商汤王驾崩以后,伊尹又辅佐了外丙、仲任、太甲、沃丁4个帝王,前后共辅佐了5个帝王。沃丁为帝时,伊尹百岁而死。伊尹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沃丁帝以天子礼将伊尹葬于都城南亳。商汤王称伊尹为“元圣”,意思是伊尹是最高尚、最伟大的圣人。魏堌堆遗址处的伊尹墓前的石碑上,仍刻有“商元圣墓”的字样。
伊尹利用给商汤作厨的机会,得以亲近商汤,向汤陈说天下大事,劝汤积蓄力量以取天下。商汤发现他的才干,遂破格提拔了他.墨翟说:“伊挚(伊尹),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疱人,汤得之,举以为相。”他多次献计,征伐诸侯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