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经过微山湖,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至今在民间传诵不衰,成为微山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十高龄的张九韶老师,出生在微山县傅村镇陈湾村,从小在微山湖畔生活,是喝着湖水,听着微山湖里的故事长大的。虽然考上大学离开家乡多年,但他依然对微山湖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家乡有着真挚的爱恋。他历经三年的时间,几易其稿,写出了经典传世之作《乾隆游微山湖传奇》。
九韶老师是我敬仰的师者和前辈,他的散文随笔集《爱的湖》、《太阳味儿》、《济宁文化漫谈》等我都认真学习拜读过,受益匪浅。深为我们微山县能走出这么一位著名作家、教授而自豪。
得到张老师的《乾隆游微山湖传奇》后,立即被她的精美的装帧设计所吸引;阅读之后,被她的故事情节所打动;被巧妙融入的地方风土人情,故事传说,风景名胜所折服;被幽默风趣的方言俗语所感染;被鲜明的人物个性和动人的湖区歌谣所撞击;被乾隆皇帝的目光牵引;被小说中丰富的历史知识所浇灌……爱不释手,一气读完。感觉张老师让乾隆当导游,带领我们从南到北,在微山湖里旅游了一次。酣畅淋漓,身心愉快,收获颇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张老师的历史小说《乾隆游微山湖传奇》有韩庄篇,微山岛篇,夏镇篇,南阳篇,鲁桥篇组成,作者在序言中说大部分内容是虚构的,但也有真实的部分。即使是虚构的部分,也有很多在湖区流传的影子,这些影子在湖区的民间故事里都能找得到。书中的人物王琼更是在湖区流传很久,成为湖区人所景仰的无所不能的正义的化身和力量的源泉。文中所涉及的韩庄镇,微山岛乡,夏镇,南阳镇,鲁桥镇,都在运河岸边。除微山岛外,韩庄、夏镇、南阳、鲁桥均因运河而繁荣一时;是运河成就了它们,成为具有湖区特色的历史名镇。韩庄是鲁南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山东的南大门,蜿蜒曲折一直沿微山湖向南的大运河,在这里折而向东,流向了台儿庄;436米长的节制闸控制着微山湖的水位;1911年津浦铁路在这里接轨,全线通车,畅通无阻,从此,运河的繁荣每况愈下,大不如从前。微山岛上的微子、张良、目夷的墓,已经建设成公园。夏镇在历史上长期分属沛、滕两县,直到1953年为统一管理微山湖,经当时的政务院批准,设立微山县,才结束这种局面。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黄河在蟠龙集决口,沛县一带被黄河水淹没,沛县治所迁来夏镇,历时11年。镇内庙宇众多,故有“一步两省三座庙,一条大街两县分”的流传。南阳镇是建在运河堤上的水乡小镇,素有“小苏州”的雅称,约有600年的历史,是古运河上四名镇之一。南阳岛上独特的鸭锅做的烧鸭很有名气,成为湖区特产。鲁桥的得名据说与鲁班有关,运河和泗水在这里交汇,在唐朝时就是一个重镇。公元1528年11月12日夜里,一代名将戚继光就出生在鲁桥。这些镇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张老师在《乾隆游微山湖传奇》一书中都有涉及。而且,张老师在书中所写的乾隆写韩庄闸的诗的碑刻,目前立在了韩庄二街的文化大院里;南阳乾隆住过的马家大院的房屋还在;鲁桥的仲子庙政府投资进行了修缮,镇驻地运河岸边的清朝店铺还在经营;夏镇的泰山奶奶庙依然香火不断。微山岛、南阳岛,经过旅游开发,吸引着游人。
沉淀的是历史,流动的是文化。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发展旅游离不开文化,而地方文化需要有人去发掘整理,呈现给人们。张九韶老师不顾七十高龄,就做了这样的工作,令人钦佩。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流域面积1226平方公里,文化底蕴丰厚。在湖中穿过的大运河,让南北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形成地方特色,而且lie的很好。鲁苏两省在这里相互交错,边界文化十分丰富多彩。还有伏曦文化,梁祝文化,红色文化等也各具特色。近几年,微山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步实现了由微山湖文化向文化微山湖的转变,树立起了崭新的微山形象。张老师的《乾隆游微山湖传奇》的出版发行,也是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向乾隆畅游微山湖的转变,由静悄悄变为热闹闹。让荷花盛开的微山湖多彩多姿。
小说《乾隆游微山湖传奇》是一幅风情画,是一部微山湖区的民俗史,是一部很好的地方乡土教材。她让外地人熟悉了解了微山湖,让本地人重温了代代相传的传奇故事。我们相信,随着她的发行,美丽富饶的微山湖,将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梧桐子微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