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东接佛坪县,南邻茅坪镇、八里关镇和关帝镇,西与城固县、留坝县接壤,北靠秦岭北坡的宝鸡市太白县,东、西、北部大片区域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民政府驻华阳街村,距洋县县城76千米。华阳镇是陕西省十大著名古镇之一,2011年荣获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镇之一,秦岭四宝——朱鹮、金丝猴、羚牛、大熊猫栖息于此。
华阳镇地处秦岭南麓中高山区,山地和小盆地相间地貌特征明显,平均海拔1100米,其间分布有山间小盆地和河谷平地,地势为北高南低。主要山脉有秦岭山系,境内最高峰昏人坪梁位于秦岭南坡海拔3071米,最低点大河坝位于华阳镇最南端海拔786米。华阳镇处于北亚热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性变化明显,全年具有雨热同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等特点,小气候差异较为明显,气候及植被呈垂直地带性,随海拔升高而呈垂直变化,有“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年平均气温10.5℃。春季升温迟,夏季多暴雨,时有伏旱;秋季降温旱,阴雨连绵;冬季少雪。冬冷夏凉,日照时间短,气候温凉湿润;冬长夏短,春秋近半,降温快于升温。境内河道属汉江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湑水河、酉水河, 二级河清溪河、坪堵河、西岔河、小华阳河、吊坝河、红石窑河、石塔河、关口河、牛岭河。湑水河从北至南流经华阳镇天星、清溪村,酉水河由北至南流经镇中心区域。
倘骆道又名党骆道,骆谷道,始通于三国,是穿越秦岭、连通关中与汉中
最近捷的古道路.唐代德宗,僖宗避兵火,均经由此路至汉中,四川。北口在周至县西骆峪(骆谷),向西南,以太白、洋县,三次翻秦岭及其支脉,出傥水谷(傥谷)至汉中盆地,古道全长约240公里。倘骆道是当时的官道,主要于军事活动。正始二年(244),魏将曹爽出骆峪罚蜀。甘露二年(257),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唐代,傥骆道作为由长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沿途馆驿多达11处。建安四川(783年)德宗避乱南郑,广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傥骆。
华阳古镇是倘骆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古镇始于秦晋,繁荣于汉唐,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驿站,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的美誉名不虚传。古镇北起古塔路,南到船头广场,东水河与西水河交汇处,其核心建筑群包括长600多米的古商贸铺板门街,300余个院落,其自然环境为两水交汇,南北630米,东西208米(窄处77米),形似古船;建造年代大都在清末民初修缮为前店后居式,主题形式风格为明清建筑,是陕南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镇街,有南北杂烩建筑风格。
古代诗人曾用“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渡,下有魁楼锁咽喉。山环两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绕曲流。莫到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岭卧牛。”的诗句来描绘华阳,勾画出了华阳的八大景观。“城在山头市在舟”中“城”指的是华阳的古城堡,清时里边建有文武衙门及护城河,“市”便指的是华阳老街;“万家烟火一船收”描述了唐时这条街的繁华景象;“上有宝塔系古舟”的宝塔是指跨过华阳大桥,东水河畔,所建的古塔,该塔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0年),塔高13米,共5层,方形砖塔,塔顶呈宝瓶状,各层高度和直径自下而上渐次缩小。第二层以上,每层四面均有佛龛,内有石佛雕像,共有佛龛40个。该塔惯称镇水塔,因华阳古镇如一条搁浅的大船,在古时东西二河蛟龙作孽,洪水时常淹没农田、房屋、因此将此塔建在古船镇的上方,以似船的桅杆,所以水涨船高,建塔以来,在无数次洪水的冲击下,华阳古镇至今安然无恙,丝毫无损;“下有魁楼锁野渡”说的是在镇南1公里处的酉水河边建有一座魁星楼,抗航、避灾;“石有将军岭卧牛”便说的将军桥头的连山巨石像一位威武的大将军,舵手掌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