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力”未必要“讨好”

家乡区县: 浙江省诸暨市

     “吃力不讨好”是诸暨民间传播较广的俚语。何谓“吃力不讨好”呢?人们常举的例子是:夫妻吵架,你去劝架、评理,指出双方的是非,不久这对夫妻和好了,却反过头来认为你当时的评判是不恰当的。这就是吃力不讨好!也有人说,热心的诸暨人爱出点子,出了点子别人学了去,最后成功了,可人家却谢谢都不说一句,这也属于“吃力不讨好”。

     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做不做呢?在诸暨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辩证地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诸暨人“重情重义,乐善好施”,“吃力”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事事都先考虑能否讨到好处,对自己是否有利,那诸暨人的“刚直豪爽、敢作敢为”的人文精神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就企业来说,如果人人都怕吃力不讨好,那创新的活力就会被扼杀,企业就不会向前发展。就政府部门来说,如果每个公务员做事都想讨点好处,都怕担责任,那谁还会主动为百姓服务?谁还算得上人民的公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倡导一种主动做事,不图回报,不计个人得失的人文精神。只要你做的事情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哪怕个人吃点亏也要勇敢地去做,这才是诸暨人的“豪爽”

      个人以为,“吃力不讨好”如果理解成“吃力,不讨好”,那它就成了一种境界,一种美德。

cactus(2014-10-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