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生卒年代不详,生活在北魏太武帝(408—452)年间,代父从军,并屡立战功,是不可多得的巾帼英雄。关于她的生平事迹,目前民间主要存在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多次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汉国(429)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谢绝。第二种说法是:隋恭帝义宁(617—619)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北魏名歌《木兰辞》选入初中课本让更多的青少年熟悉了花木兰。花木兰的孝心和爱国心一直为人们称颂。虞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虞城是夏朝中期的重要都城。商汤灭夏后在虞城建立商朝,初都南亳。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后称虞国。秦设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城县。虞城自古人才辈出,是酿酒鼻祖杜康造酒发祥地、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乡,历代诸多名人如司马相如、枚乘、李白、杜甫、高适、苏轼等都曾来此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境内现存有木兰祠 、仓颉墓、商均墓、伊尹墓等名胜古迹。而且伊尹墓、木兰祠更加突显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木兰”已成为虞城人民的精神支柱,深入到了百万群众的心中。木兰文化产生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已成为虞城县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推动力量。而对于我们最为了解的木兰祠,它位于虞城县城南 35 公里营廓镇大周庄村,距虞城县城35公里,距京九铁路木兰站2.5公里。该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木兰祠曾占地万余平方米,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配房等。大殿内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戎装立像和记载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凯旋而归的雕塑和组画。商丘虞城就是我们引以骄傲的木兰之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