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泼面
将面倒入盆里,用水和起(水温:冬温,春夏秋凉),打起穗子,揉匀揉光,稍饧后,擀成4毫米厚、23~26厘米宽的长带,然后撒上面扑(最好用淀粉作面扑)折成六层,放在特制的光滑小木板(俗称拨面板)上,用特制的两头带把的拨面刀,双手各执一头,一刀一刀地往前拨出,下锅里煮熟即成。
疤饼
用油和面,将碾薄的面饼放在炉鏊中已经加热的石子上,慢火烤熟,形成凸凹不平的疤痕,因而饼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饼,又叫石子饼,始制于明代。其用料有白面、戎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半尺左右的薄饼,烘烤在铁锅内。在铁锅内铺一层碰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质酥脆,为别具一格的风味饼食,名闻遐迩。在晋中、晋南等地有一古老的风俗,孩子做满月,外婆家或亲朋好友总是提一包崩脆的“疤饼”前去祝贺。这种松脆酥香的疤饼,食用方便,易于消化,产妇吃后既多产乳汁,又增加食量,滋补身体。
荞面
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北京抻面、山西刀削面齐名。荞面分白荞面和黑荞面,是承德特别是坝上地区的传统作物,用它为原料作成的面食滑润筋道。其作法是,先把荞面用淡碱水和好,然后用一种特制的工具--河漏床子,把面团压成长条,下入锅中煮熟,加蒜末、香油、醋等佐料即可食用。
将荞面,白面放入盆内加入盐、白矾、水和硬搅软,顺着一个方向边加水,边搅动成稀糊状,用手抓起看似一条线即可。将4寸小碟洗净,依次刷上油摆入笼内,将稀糊舀入碟的三分之二,盖上盖后在蒸笼里蒸熟,冷却后,取下切条。切好的灌肠条与豆芽煸炒,亦可凉调食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