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塔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城区中心。广东汕头潮阳区棉城文光塔是一座古塔。始建于宋代1131年,后来倒塌;宋代1266年重修,在里面陈列千尊佛像,所以称为“千佛塔”;明朝因为地震,塔放出毫光,当地老百姓认为是人文昌盛的好兆头,就改名为“文光塔”,名字沿用至现在。文光塔已有880年历史,经历过多次修缮,主要由石块和砖块构筑而成。塔高42.66米,周长40米,八面七层。从地面进塔,可沿螺旋形石阶梯登上塔顶。每登上一层,就可沿着门户走出塔廊,欣赏四周景色。文光塔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底已顺利通过国家级专家的评审,很有希望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光塔是一座风水塔,她矗立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棉城镇的中央,登上塔顶可俯瞰全市景,物仿佛是定海神针一样,为古老的棉城增添了无限的底蕴。。据说棉城的地形象一艘船,文光塔就象船上竖起的一根船桅,船有了船桅,便可扬帆乘风,劈波斩浪前进,所以文光塔历来被当作平安吉祥的象征。塔面前的是“古甬道”,由三个乾卦组成,寓意“天长地久”和“三元及第”。相传历代重视关心文光塔的地方官员和乡绅,从这里走过之后,不但本人健康长寿,事业顺利,而且子孙都兴旺发达。还有一种说法是恋爱之中的男女,走过这里而登塔,两人的爱情就会甜甜蜜蜜,天长地久;而想要高中的学子,经这里登塔,学业便会步步高升,三元及第。
文光塔是潮阳最重要的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也是粤东著名旅游胜迹之一。她具有显著的建筑艺术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结构方式。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现在塔里面还保留着三清、佛祖、观音莲座、玄天大帝、文昌帝君的神像,这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塔每层的天面都有各种寓意深刻的图案,比较特别的是第三层,天面图案是的蝙蝠,而每到夏天,这一层聚集的蝙蝠最多,不知是巧合还是其它原因,总之,民间称第三层是纳福之处。相传谁只要抬头望一下第三层,福气就会降临到谁的身上!第二个特点是集宋、明、清古塔建筑艺术风格于一身。塔构筑按朝代可分三层,塔基底层须弥座是宋朝的,塔基中间是明朝的,塔基上层至顶尖是清朝的。各级专家称赞她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及社会历史价值。
相传塔有两层地函,藏有佛骨舍利子、佛像、铜钱、玉器、方尺、铭文等镇塔之宝,但这些宝物是否有真的存在就是一个谜。据老辈人说,日本鬼子入侵潮阳时,曾经逼当地民工进行探宝,不但宝物没有探到,而且其中一名鬼子却现场中暑死亡。塔后的古井,相传是在建文光塔时,由于地基不均衡,导致塔身倾斜,建塔师傅为平衡塔身,便挖了这口井。到了南宋,塔定名为“千佛塔”之后,乡贤于塔旁建造千佛塔堂进行奉佛。因千佛塔堂民间又称塔馆,所以这口井便叫做塔馆古井。旧时潮阳城区有九口井,民间称为九龙吐珠,塔馆古井就是九龙吐珠之首。传说井水饮后可以祛病驱邪,延年益寿,因此旧时居民来这里打水饮用的很多。
塔前侧的六角亭,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相传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多次炸塔,但每次炮弹都落在这亭的位置,炸成一大坑,后人便在这里建亭子。据文光公园工作人员吴灿明先生介绍,十多年前,有一位港胞,每年都专程从香港来文光塔祭拜一次塔神,原因是日寇入侵时,投弹炸塔,他却躲进塔内而避过一劫。这座亭现在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同时还成为游客心目避凶趋吉的象征。现在塔的平面呈八角形,坐北向南,楼阁式,石砖筑造。塔高42.42米,空心,八面七层。塔内各层有螺旋形石级相连;第2至第6层,每层都有4门通塔廓。清嘉庆二十年(1815),潮阳知县唐文藻全面修缮。塔门石匾大书“文光塔”,左刻“嘉庆乙亥孟冬”,右刻“豫章唐文藻立”。塔门两边刻有唐文藻的题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
文光塔还饱含着丰富的民俗意义,尤其是塔里面还保留着三清天尊、佛祖、观音莲座、玄天大帝、文昌帝君的神像,对研究儒、释、道“三教”文化在潮汕民俗信仰中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具有重要价值。文光塔是潮阳的风水宝塔,文光公园是潮阳的一处神奇的土地,所以历来老辈人到这里观赏时,大都是怀着一颗敬仰之心的。如今游客到此游览时,其行为举止也比较讲文明,因为他们生怕亵渎文光塔的神圣!
我是一名潮汕人,潮汕的景点很多,好吃的东西也很多,是个名副其实游玩的好地方。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MTTMTTMTT
我的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156873241_0_1.html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5724366.html
我的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2156873241/profile?topnav=1&wvr=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