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旅游节
甘肃武威国际“天马”文化旅游节是全市为促进旅游产业开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而举办的盛大节会。为了积极配合市上办好“天马”文化旅游节,全县上下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全面展示民勤历史文化特点,集中宣传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全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旅游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为经贸合作、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通过六届“天马”节会的成功举办,全县文化宣传、旅游产业开发、招商引资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整体上推动了对外开放,扩大了对外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大量的宣传、推介和开发工作,提高了民勤的知名度,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旅游黄金线路的开发和旅游景点建设,加快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赛诗
清代以来,每年端阳节和重阳节,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作诗添词,吟咏比赛,其内容或凭吊先贤,或抒情言志,或写景状物,或颂扬、揭露时世。解放后,大跃进的1958年,诗擂台风靡一时,无论工人、农民、干部、学生都引亢高歌,诗座数以万计。近几年在机关单位、学校也常开发赛诗活动。2002年第一届天马旅游节,县上在苏武山公园举办“品名优瓜果,颂苏武精神”的品瓜赛诗会,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三、灯山会
这是解放前县城市民在元宵节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元宵之时,县城男女老少将做好各式灯笼提到灯山楼前集结,然后结队游行,同时在四街八巷摆设灯架,置放明灯蜡烛,亮如白昼,从远处望去,灯火如海,闪闪灼灼,似同银河。游行毕将灯笼全部挂在灯山楼上,恰似灯山一座,解放后灯山楼被拆除,灯会随之消失。而文化馆举办的“元宵灯迷晚会”同样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年年如故。
四、戏曲
民勤小曲在全县范围非常流行,有“十里亭”、“绣荷包”、“下四川”、“小放牛”、“小姑贤”等60多个曲目。各种曲调各地在不同年代都添有不同内容的唱词,或抄写成册,或心记口传。每年正月,全县城乡各地组织的民间曲艺社相当活跃,成为一项重要的业余文化活动。近年来,县文化馆曾多次组织人力走访歌手,现场录音录词,广泛搜集,荟萃成集,进行发行,供业余演唱队演唱。
五、社火
社火是古代一种在社日祭祀土神的活动,后演化为秧歌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现代,成为春节,元宵节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社火阵容较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或数百人。场面壮观,扮饰者有工、农、兵、士、商,扮演的戏剧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骨精、包拯及官人、仕女、滑稽人物、神话人物等,形式多样,有锣鼓队、唢呐队、秧歌队、花束队、旱船队、高跷队、舞龙队、舞狮队,内容丰富,有扭秧歌、舞龙、耍狮、摇旱船、踩高跷、跑驴、大头舞等。闹社火从农历正月初二日开始,元宵节后次日结束,时达半月之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