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历史人物——宋泽夫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盐都区

宋泽夫


 

宋泽夫(1872—1942.12),清同治11年(1872年)出生于盐城宋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中秀才。民国革命志士,名润,原名殿康,字泽夫。

他自幼勤奋读书,青年时便有革新之志,反对清政府,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抵制袁世凯,传播革命思想,创办教育事业,“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宋泽夫在《新公报》上发表《青天白日哪里去了?》、《国丧》等文章,痛斥蒋介石的“乌天黑日”。抗战爆发后,他慨然出任第五战区盐城抗日总动员委员会会长,发动群众抗日。1940年新四军到盐城后,他欣然出任盐城县临时参议会议长,竭力拥护共产党,共商抗日大事。后不幸被捕,遭严刑拷打,但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杀头现成,改口不能”的英雄气概。后被营救出来,出任盐阜区首届参议会副会长。病危中,他还告诫探望者:“一条路,靠共产党”,临终际,犹高呼“抗日杀汉奸!”1942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葬于宋村。宋泽夫先生逝世后,中共盐城县委敬献挽联“敢说敢言敢怒敢骂嫉恶如仇临终犹高呼杀敌,有气有节有爱有憎刚毅可风迂难竞不屈寇庭”,并决定把盐城中学改名为泽夫中学。陈毅园志曾称赞宋泽夫是“苏北的鲁迅”。现在,市暨盐都县政府还决定修建宋泽夫陵园。

宋泽夫故居位于盐都区秦南镇灯塔村村庄中心地段。故剧始建于清朝末年,南北长22.5米,东西长18米,前后穿堂两进,东西厢房共计13间,前后两进的墙系小青砖,五柱落地,木板隔山,屋面是杉木行条、椽、网砖、小屋网面,斗拱飞檐,古雅壮观,大门两边是屏风,院内有小方形花台、银杏树、紫薇花等,现为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外星人。(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