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的斗门”——黄氏大宗祠

家乡区县: 珠海市斗门区

         黄氏大宗祠号称垂裕堂,位于乾务镇荔山村,建于清同治至光绪丙子年间(约1862-1876),是该村明代进士黄錀和清代广西布政使黄槐森的家族宗祠。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中轴线左右对称,占地面积669平方米。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顶,博古脊,石脚青砖墙,石包台,绿釉瓦当滴水,祠前置石狮一对。祠内外饰石雕、木雕、灰塑、壁画等,属典型的晚清岭南建筑。该建筑对研究地方宗族源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1年5月13日作为古建筑群之一被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槐森(1829-1902),字作銮,号植庭,荔枝山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国史馆编纂清史。后历任山东道御史、云南道刑科给事史、顺天文武乡同考监试官、文武会试监试官、考试汉学教司官;光绪初因丁母忧回籍;复出后,历任四川川北道、云南迤东道、贵州按察使、护理巡抚广西布政使、护理广西巡抚,升云南巡抚,调任广西巡抚。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辞官还乡,次年正月病故。其于桑梓有创建和风书院等振文风善举。

  荔山村黄氏名贤祠位于乾务镇荔山村,祀黄姓历代贤人,迁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坐北向南,三间三进,祠前置石狮一对,占地面积1255平方米。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硬山顶,博古脊,石脚青砖墙,绿釉瓦当、滴水,雕花封檐板,祠内外饰石雕、木雕、灰塑、壁画等。祠堂右侧有夯土墙附祠,前半部已毁,后重建,后座及石刻隶书联尚存。2011年5月13日作为古建筑群之一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月轩黄公祠位于乾务镇荔山村,始建于清光绪丙子(1876)。坐北向南,三间三进,祠前置石狮一对,后有水井及夯土墙1堵,占地面积348平方米。硬山顶,石脚青砖墙,后堂锅耳山墙,抬梁木架构,绿釉瓦当滴水,花岗岩石门框。石匾额阴刻“月轩黄公祠”,匾额由同治壬戌状元徐郙书题,祠内外饰木雕、石雕、灰塑。该祠堂属典型的晚清岭南建筑,2011年5月13日作为古建筑群之一被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yy632567916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2395623825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395623825

吴亿豪(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