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黑池镇的羊肉餬饽曾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之一。黑池镇,因书圣王羲之题字之后在涝池涮笔染黑池水而得名,且是明代传奇戏曲家王异的故里,文化底蕴丰厚。单就饮食文化而言,地方风味美食羊肉餬饽,还同南宋的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和王镇有关。
《宋史》载:金将王镇归顺南宋,领兵南下,行至黑池附近的韩庄,天已昏黑。老百姓见军纪严明,就热情的招待,有的端羊肉,有的送烩饼。王镇又渴又饥,就将这两样东西掺合在一起,其香妙不可言。于是他令伙头军询问这两样东西的做法。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王镇同岳飞在朱仙镇里应外合,大破金兵,迫使金兀术仓皇逃走。在会师祝捷会上,王镇就用那“二合一”招待岳元帅。岳飞细品,觉得味道极美,就问这是何物。王镇说:“肉是羊肉,饼子是汉民叫饽饽,我们胡人很爱吃。”岳飞说:“胡汉能成为兄弟,也可以变一家,那就叫餬饽吧。”
餬饽有油水厚、味道美、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特点,过去曾有“宁吃一盘餬饽、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谚,可见其受群众欢迎的程度。美食家评论说:“黑池羊肉餬饽肉肥的不腻,瘦的不柴,饼筋而不皮,软而不粘,香气持久,鲜美适口,回味绵长。”解放战争时期,-司令员率二纵队转战渭北驻扎到黑池时,品尝老乡送的羊肉餬饽,赞不绝口:“美味,美味!”
冬去春来,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的心情好了,胃口也似乎开了,然而以油水厚、味道美、价格低廉、经济实惠为特点的陕西合阳县小吃--羊肉糊饽却似乎随着冬天的离去而沉寂,少有人吃了。
是不是很奇怪呢?其实不然,民俗认为,羊肉属于易"发"的食物,立春之后万物复苏,吃羊内容易引起旧病复发,另外母羊也逐渐进入了孕期不宜宰杀,所以不光是羊肉糊饽,所有与羊肉有关的美食,包括羊肉泡馍、水盆羊肉之类,在这个季节都是不能够吃太多的。
民俗归民俗,这馋还是要解的,况且越是得不到的东西那就越想。以鲜美为特点的关中传统美食--羊肉糊饽,以渭南合阳的黑池镇所产最为有名。黑池羊肉糊饽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煮羊肉要用大茴、肉桂、荜拨、良姜、胡椒、茴香、表盐、草蔻、丁香等十种调料,烹饪时对火候也非常讲究。
烙饼用烫面,加入盐、碱水后慢慢揉匀,擀成直径为一尺左右的圆饼,然后上鏊,烙至脆黄为止,讲究均匀没有焦糊的黑点,烙出的面饼香、薄且筋道,将其折叠起来,再用刀切成三寸左右长、宽窄均匀的细条,吃的时候不能用大锅煮,而是讲究炒瓢或小铁锅,每次只能煮一盘或两盘。
将馍用原汁的羊汤煮好后,加入羊油辣子和葱花,盛入平盘(现在也有用碗的)上桌,哇!明汪汪的红油浮在上面,特别逗人食欲,吃一口进去,鲜味十足,喜欢吃羊肉的朋友更是爱不释手。
羊肉餬饽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其为热性,温中暖胃,常食能治胃寒、腹脘胀疼下泄,对伤寒、感冒、咳嗽亦有一定疗效,是老年人的滋补佳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