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满汉全席

家乡区县: 陕西省合阳县

十碗席是吃饭的菜,十三花是喝酒的凉菜,是合阳最隆重的礼节,在客人入席前已经摆好。中间是一个满洲碟子,由油炸豆腐丝、莲菜片、肉丝、粉条、醋熘白菜等组成;周围摆上四肉(排骨、肝片、头肉、耳片等)、四海(鹿角、发菜、树华、虾仁等),加上四个油炸豆(现在改成小糕点)。当然内容亦随家庭经济调换。有专家称为是合阳民间的满汉全席。

我国最早一位厨师起家的宰相叫尹伊,曾在莘国任职。莘,商周时一方诸侯。公元前三百三十年,秦在此设合阳县,今属陕西省渭南市管辖。

久远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使得合阳这个地方极具神秘感。这里据说就是诗经中著名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吟唱地;至今仍保存大片湿地,芦苇丛生,丹顶鹤、黑鹳、大鸨、大天鹅、苍鹭等珍稀鸟类群居,景色宜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子夏曾在这里设教。素负盛名的汉《合阳令曹全碑》在这里出土。近代我国高僧印光也出生在这里。

说到饮食文化,这里更是丰富多彩。譬如喜庆节日,民间宴席,讲究就很多,一套一套的。“十三花”是一例。

所谓“十三花”,是指宴席开始时的十二盘冷菜以及结束时的一碗汤菜。冷盘分为葷、素、海三类,每类四盤。排列次序是四素在外,四葷守边,四海居中,组成为一个“田”字形,中间那“十”字向外伸出。或者组成为一个“申”字形,中间那一横向两边伸开。一碗汤菜要求放在十二冷盤的正中央。那十二冷盤,也可以是四葷四素四糖果,或者四葷四海四糖果。

正中央的这碗汤菜更大有讲究。若是双亲健在,应当是一个“全家福”,即汇鸡鱼肉菜于一体的大烩菜,这是欢乐圆满的象征。若是双亲都已仙逝,便应该上一个“梨羹汤”,为的是寄托离别之情;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在这种情况下,最后须再上一个大青瓷盤,捧出用白萝卜雕刻的牡丹花,轻轻地盖在那正中央的汤碗之上,这叫做“盖顶”。这也是酒菜已完、宴席结束的标志。所有这些,都要严格按规矩办事,丝毫出不得差错。

冷菜及汤菜的搭配,除了“十三花”,还有“九气儿”和“五点梅”两种形式。“九气儿”是两葷两素四糖果加一个汤菜。若是四个糖果加一个汤菜,排列成梅花形,那就叫“五点梅”。

至于宴席进行中间的大菜热菜,又分为“九碗席”和“十全席”两种。给老人祝寿和给孩儿过满月,用“九碗席”,表示福长寿久。其他的宴席,都用“十全席”,以表示开场大吉、始终顺利和结局完满。“十全席”的内容,各乡有所不同。县城周围为六肉四菜,上菜次序是一鸡,二肘(子),三白菜,四大红(菜肴颜色),五菠菜,六酥肉,七黄花,八小红(菜肴颜色),九豆芽,十丸子。“鸡”开头谐“吉”,意在大吉大利,“丸”结尾谐“完”,意在诸事完满。

合阳还有一种鸳鸯面。以绿菜和面为绿色,以红菜和面为红色,两种面团在一起,擀切成一面红一面绿的细长面条。结婚时必吃。是一种礼仪饮食。

对合阳的满汉全席,不必深究,这也是久远历史的一种文化遗存。用以表示欢乐喜庆,应该说也是很有趣味的。

果宝贝(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