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化溪口到名闻遐迩的全球生态500佳滕头村之间,有一个古镇———萧王庙镇;镇上有一座千年古庙———萧王庙。它始建于北宋天禧二年(1019年),至今已有988年的历史。庙宇经过历代整修扩建,规模宏伟。整个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前进为山门五间及戏台,中进为大殿五间,后进为座殿,也是五间开架。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现存楼、台、殿、廊屋21间,是目前我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庙。整座庙依山势而筑,下临古称泉口的萧王庙古镇。九曲剡水过永丰桥可通入庙脚。现存的庙宇,重修于明正德七年(1513年),布局有序,结构巧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才能,2005年3月16日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王庙,为纪念宋天禧年间奉化县令萧世显而建。萧世显令奉的第三年,境内大旱,萧巡行阡陌间,教民筑堤捍水、凿河灌田。次年旱且蝗,萧又教民捕蝗,在巡行途中中风暴卒。人民为纪念他,在庆历年间即建庙祀之,原称萧公祠,历代均有毁建,现存的殿宇系清代建筑。萧王庙坐北朝南,建在铜山余脉的高坡上,居高临下,数里之外,就可望见它红墙灰瓦,飞檐翘角的雄姿。庙共三进,通面宽5间,建筑面积达14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墙、前进、台亭、正殿、后殿,台亭两侧有厢房。前进为大门,重檐硬山顶;中进为正殿,重檐歇山顶,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明间又减前老檐柱,甚显轩敞。殿前四根前檐石柱,均雕有矫首昂尾、张牙舞爪的游龙,富有动态。后进歇山顶,单檐。三进均有卷棚前廊。台亭为正方形,顶端饰有螺旋形藻井,全为榫卯结构,不施一钉,又以金黄、紫红、靛青等色髹漆,流金溢彩。山门多石雕、木雕、砖雕,刻花卉、人物、戏剧故事。东西两边墙上刻嵌二米半见方的“龙”、“虎”擘窠大字,笔力遒劲。正殿、厢房、台亭多歌颂萧世显功绩的楹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