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汪德昭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海州区

   汪德昭,1905年12月20日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板浦镇(1905.12.20— 1998.12.28)。他的父亲汪寿序(号雁秋)曾任北洋政府农林部主事,1912年,携眷来到北京。
汪德昭在家中排行第二。长兄汪德耀是生物细胞学家,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曾任厦门大学校长、教授。他对汪德昭早年树立爱国思想及赴法留学的影响颇大。三弟汪德熙是核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四弟汪德宣,早年学习生物学,后经商。
汪德昭,大气电学家、水声学专家,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所从事的大气中大小离子平衡态的研究成果,被国际物理学界认为是“目前普遍接受的郎之万-汪德昭-布里加理论”。开拓我国国防水声学事业,制定了我国水声学的研究发展战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水声学研究人才;领导实施了水下预警体系,完成了多种国防和民用水声先进设备的研制,为我国海军建设和声纳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回国30多年来,汪德昭最突出的贡献是从无到有地开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水声事业,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建设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所。他还根据中国海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我国水声学“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研究发展战略,培养了一大批水声学研究人才,其中有多人被外国专家称为“世界级专家”(World class expert)。1981年,他同他的学生尚尔昌合作,把他们30年的研究心得写成了我国水声学的第一本专著——《水声学》。
由于汪德昭的学术成就和在国内外科学界享有的盛誉,195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担任多种学术职务。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荣誉委员,任过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国防科工委水声学领导小组组长、顾问;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成员。他还是法国物理学会和法国声学学会的国外会员和英国《低频与振动》学报编委。
汪德昭1945年曾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虞格”(Hughes)奖金;1981年获法国声学学会(前身是法语区声学家协会)的最高荣誉奖章——银质奖章;1983年获巴黎市政府的荣誉奖章;1991年8月30日,又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汪德昭于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七届委员。

梧桐子家乡  http://abc.wm23.com/gejiale

jjiale(2014-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