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人口79万,其中农村人口68.7万人,下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是国家著名的苏区县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出生地,原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的故乡。
光山的历史悠久。周为弦子封国,故称“弦”;春秋为弦国地,战国属楚;秦代辖于九江郡;西汉置西阳县;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光城县,同年并置乐安县;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阳郡立光城郡;(464年)除光城郡为县,仍隶弋阳郡;;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在原光城郡置光州,治光城县(今河南省光山县)辖区范围大致在今豫南南五县;隋开皇三年(583)光城县并入乐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光山县。唐宋以后复置光州,但治所移至弋阳(今潢川),而光山为光州辖县(今人不知,光州因光城为郡、县而得名,是以常有争执)。此后一直是江淮河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三千余年。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属河南省属豫南道(1914年改豫南道为汝阳道);1928年5月河南省境划为14个行政区,属第十三行政区(潢川)辖区;1932年8月属于河南省第九区(潢川)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河南省潢川专区辖区;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9日开始,属信阳市管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